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图共赏 > 关于高考文综第36题命题思路和应试策略

关于高考文综第36题命题思路和应试策略

2009年03月21日 10:22:04 来源: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访问量:1154

其实高考并不是题题都难,而是在能力考查方面加强了 ,我觉得这是对我们高中教学的引导作用,大家都说高考是个指挥棒,它能指挥我们的教学,把地理教学从以往的死记硬背指向能力培养。 很多人说高考试题“能力立意”太虚,我就举这样几点:①做再多试题,发现还是对付不了高考,说明高考试题正对题海战术说“不”;②即使开卷考试,地理成绩也不会提高太多,说明高考试题正对死记硬背说“不”。

高考文综第36题是文科综合中最有特点的地理试题。 近今年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首先一般都是以区域图为背景素材。为什么?地理的图象信息很多。有坐标图、统计图、柱状图等等,但是这些图所呈现的信息都太单一,很难体现综合。 所以36题一般都采取区域图 ,我贴几个出来                  从设问看,往往有下面三个层次 :①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②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知识(通常以区域图为背景 ,区域图的呈现可以在一个区域里综合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 我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区域分析能力。学习地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一个具体区域去应用,所以这种命题是很成功的。那么再谈谈如何去设问, 大家可以看看全国各地的文科综合试题36题的设问,往位选择为切入点)③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 先说①自然地理特征通常会从气候特点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地形特点、或者直接问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②人文地理部分侧重区位选择,因为区位选择涉及到如何利用当地的地理特点开展人类活动的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涉及到:农业、工业、水电站、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选择选择问题。下面举高考试题的原题设问大家看吧

   第一层次: ①自然地理特征设问举例: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4)根据图4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12)

1)读图16,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6)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2)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8)    36.(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这是我摘选的不同试卷36题的自然地理设问。

 我想我已经说明我刚才的意思,那么涉及到我们备考复习该如何应对呢?其实不难,大家可以看看我列举的设问。我们分析一下刚才列举的试题。学生需要掌握:

答“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河流水文特征”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气温差异”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降水差异”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只要归纳一下,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并不是很多哦

第二层次命题思路 。②人文地理

这个部分虽然涉及的东西很多,但是从命题角度,最容易,最经常的是区位选择 ,必修2虽然一本书,但是可 以考的并不多,所以我根本就不上必修2 而是只讲一个专题“区位选择”。 大家想想必修2中真正能考的是不是其实就是“区位选择”四个字 ?可把思路归纳如下:

一、农业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

         

         

          水源

          土壤(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

          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

          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

          交通运输(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劳动力(数量、素质)

          工业(机械化、农药、化肥等)

          政策

二、工业区位选择:

    原料(农产品加工、钢铁)

    能源(有色金属工业)

    科技(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工业)

    劳动力(数量、素质)

    市场(腹地)

    交通

  农业(提供食品和原料)

  环境(风向、河流)

  资金

  政策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三、城市区位选择:

    地形(平原,热带地区分布于高原)

    气候(降水和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区)

    河流(供水和运输功能)城市多分布在河流运输的起止点,河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河流下游。

    资源(多为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包头、鞍山;大庆、玉门、克拉玛依、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抚顺、开滦;约翰内斯堡)

    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我国北方的城市多位于大道交汇处(如邯郸);南方多位于河流交汇处(如:武汉、重庆、宜宾);铁路枢纽(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

    政治、军事、宗教(政治中心: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合肥、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宗教: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

    科技和旅游(筑波、硅谷;桂林、张家界)

四、交通的区位选择

铁路: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间交流和联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线路长,经济效益高

   新修线路短,成本低

      稳定客货源(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自然条件好,施工难度低(地形平坦)

港口:陆上→筑港条件(地形平坦)

            腹地条件(稳定客货源)

         水域→停泊条件

            航运条件

五、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

稳定的商品来源(工农业发达)

稳定的销售区(人口城市集中)

便于商品集散(交通发达)

六、渔场区位选择

暖寒流交汇

上升补偿流

大陆架

河流入海口

温带海区

七、盐场区位选择

地形平坦

泥质沙滩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这些东西不需要死记硬背。很多东西还是没有用。

举几个试题:

1、分析我国新疆发展棉花的优越条件。

2、重要棉花生产的条件

3、埃及发展棉花种植的原因

4、印度德干高原西部。。。。。。。。

5、两河流域。。。。。。。。。。。。。。。。

这几个是不是都可以这样答: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 也就是学生做再多的试题也是重复劳动。因此只需要让学生做上面一个试题就可以了,总结出规律 。我只是用这个简单例子来说明我们必须让学生摆脱题海,少做重复劳动。 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做更多的试题,改天换成另一个地方,他还是不会答,因此把一个题目讲透,比做一百个试题强。

我讲授“交通区位选择”的思路,例如,我们带着学生学习了选修2中的京九线,学生会利用它分析泛亚铁路的选线吗?会分析青藏铁路吗?会分析加拿大南部的铁路吗?。。。。。。。。。。经过这样的分析后,学生再用这些原理去分析教材上的京九线,八九不离十,甚至比教材上分析得还好。

第三层次命题思路: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哪些是主要的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农业、工业、建水库、开地下水、开矿、旅游等,他们各会导致哪些问题呢?看看高考原题的设问: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

(5)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8)

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5分)

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那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8)

当学生看到这些试题后,首先要明确试题所要问的是哪种人类活动,然后才能提出如何处理 。这点很重要。很多人拿这试题就做。往往与试题所问相去甚远 。具体如下:

农业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干旱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气候干旱、洪涝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断流、内流湖萎缩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工业

废气  CO2→温室效应

      SO2NOX→酸雨

      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废水  污染水源、土壤

废渣  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和土壤、放射性污染

工程建设

地下水开采→地下水漏斗→地面下陷、海水倒灌

水库

淹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

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不足→水土流失

下游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

河口三角洲后退(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

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

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

水库地震

道路建设(铁路、公路)

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

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

环境污染

开矿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

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旅游活动

环境污染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我就以农业为例哦。谈谈我的看法

看我刚才的总结:

农业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干旱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气候干旱、洪涝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断流、内流湖萎缩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也就是不同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展所导致的问题都不同。

那怎么知道这里该答哪条呢?

大家看了今年的考试说明吗?考试说明的内容部分没有什么意义。我更看中前面那个“获取地理信息” 。我觉得目前高考很注重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调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也许你觉得我说的太虚,我只要有举具体例子哦:

如果我问:该区域发展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那就要从这个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调动信息分析哦。听我慢慢分析这个图,

[获取地理信息]①图中的经纬度告诉我们这里是亚热带气候(我一直都反对让学生记很详细的经纬度,只要知道大概位置即可)

②图中发达的水系其实是间接告诉我们这里的等高线,河流都在等高线的谷线位置。

③不要忽视图中的城市的分布哦。这个告诉我们这里的城市都是沿河分布。和发达的水系告诉我们这里是一个多山的地形,因为如果是平原虽然也有很多水系,但是城市不一定要靠近河流。因为这里是山地为主的地形,只有河谷平原才适合建城市哦。

   [调用地理信息]

是指回忆课堂地理知识。

根据前面获取的信息,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这里是多山地形(低山丘陵),地面起伏大

   [整理地理信息得出答案]

降水较多,地面起伏大——农业发展要注意水土流失。

  就用到我刚才总结的农业中的第一条哦。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现在很多人都不重视试题中信息的提取,往往是首先想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这个思路是错误的,应该是首先从试题中获取信息。这样的问题很多,我可以举很多例子,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试题的信息提取完全。

 

 

 

 

这个图,很多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右边的三个剖面图。而忽视了左边的图象信息。左边的图为什么要画小路,为什么要画村庄?为什么河流在上部弯曲很大?我现在教学生看图,首先看图例,既然图中有这个图例,就隐含这信息,高考试题一般不会给无用信息的。我们修路的时候通常都是沿等高线,例如盘山公路,一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所以小路是告诉学生这里的等高线。而在B 处,我们看到小路离河流最近,就是告诉我们这里等高线密集,也就是告诉这里是一个峡谷 。村庄一般都选择在平地 ,这个村庄也是告诉这里的地形特点。而上游的河流弯曲度大,更是证明了这点(这个要求很高),一般在冲积平原或河漫滩,河流的摆动性很大,联想江汉平原的荆江九曲回肠,也仅仅看右边的剖面图信息是不够的。所以答题就觉得很困难哦

这种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在平时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但是首先是老师养成这个习惯。

综合模拟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A城市西侧向北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⑵、试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8分)⑶、根据自然条件,指出图中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8分)⑷、据新华社报道,图中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该市附近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并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

⑴、地形 (图中的山脉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⑵、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 (注意通过经纬度、河流、省界去定位该阴影部分为宁夏平原)

⑶、这里降水量少,水源相对紧张,应注意发展节水农业;蒸发量大,注意合理灌溉,以免导致土壤盐碱化。

⑷、这种做法不对。这里年降水量不到200mm,蒸发旺盛,连农业发展也需要从黄河引水,水资源紧张,缺乏人工湖所需的水源;该地区蒸发旺盛,人工湖会使本来紧缺的宝贵水资源因蒸发加强而浪费掉;修建人工湖后,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这个给大家热个身哦。

 

编辑:飘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麻城三中 校长: 张欢 邮箱 mcszxb@163.com 教师QQ群:209696
麻城三中校友QQ群:305032344
学校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 438313 电话 0713----2625452
麻城三中版权所有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