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加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尝试

加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尝试

2009年03月18日 10:09:07 来源: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访问量:760

加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尝试

 

 

词汇是语言交际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掌握词汇的能力和数量直接影响理解和表达效果。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里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的八级目标对词汇的要求是:(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觉得英语词汇掌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要达到上述要求决非易事。许多学生常常采用集中背单词或者单纯背词汇表的办法,但是这种方法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反而因为死记硬背太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那么如何有效改善学生面临的这一困境,让他们找回自信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摸索和探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办法,并运用于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寻找突破口———激发学生兴趣,落实音标基础
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在记单词时,往往逐个字母的朗读、记忆,把一个有机的整体拆得七零八落,不按语音规则记忆,结果是今天记的单词,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单词不会读,就难以听懂,听不懂也就造成讲不出的恶果,自然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我认为英语作为拼音文字,语音教学是第一关,因此有必要从最基础的国际音标下手。集中一段时间学练,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多音节的拼读,到开音节、闭音节和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的学习,再到一些发音常用字母组合的掌握,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辩音、拼音与标音能力。结合相应练习,学生就掌握了单词的拼读规律,时机成熟再开始单词的教学,才能学习比较地道的英语,真正入门。我觉得这个方法较为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浓厚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有自信张口发音了,还掌握了拼写的小技巧,终于可以迈进英语词汇学的大门。
第二,寻找载体———多角度、多渠道、多样化开展词汇教学
1
预习———养成良好的词汇自学学习习惯。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般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做好单词预习工作。先让学生自己熟悉单词的发音、含义、词性和相应常用词组。再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反复朗读,再查权威词典仿写句子。经过这样三轮预习下来,学生已掌握了大概的用法。同时预习本还是早读很好的辅助资料,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课文和自己的预习本加深了词汇概念,事半功倍。当然,老师课堂上也要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同时结合课文进行相应的扩展。例如在要求学生对高三第16单元Finding Jobs一课预习时,有关职业的单词时我是这样处理的:How many careers do you know about? Find as many careers as you can before class.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各种职业词汇的表达,就不会在上课时只说出一些过于简单的单词,形成很好的接龙。
通过这种方式预习教学单词,与往届同期学生相比,有这样几点好的效果:
1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兴趣增大,积极表现,形成竞争意识。
2
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语言丰富、地道。
3
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不再独立记忆单词,词不离句,句在文中。
2
阅读课堂突出重点,强调语境,有意识增强词汇教学。
近几年的英语教材,词汇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三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多以阅读课为主。很多教师过于强调阅读技巧培养,至于学生对难句是否理解,文章是否真正读懂少有问津,词汇学习更是难觅踪影。我认为阅读教学一味强调培养阅读能力,忽视词汇学习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行为,欲速则不达。因此我在阅读课处理上紧紧围绕阅读主题,利用课文提供的丰富语言材料,设计多种形式的词汇活动以达到:加强词汇知识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更准确理解课文。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排序
目的:通过上下文语境熟悉词汇、巩固词汇。
活动过程:在阅读文章之后,在文章中找出三至六个句子 ,顺序打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打乱的词句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好。
例如:教学高三第6单元Going West课文时给出6个文中语句,要求排序。
1. We reached the edge of the desert and our days of hardship had come to an end.
2. We reached our first destination, which was the meeting place for people moving to the west.
3. We were suffering from heat, thirst and starvation, but in anxiety of reaching a place of safety, no one stopped.
4. By the middle of October, 1845, we set off for our journey across the continent.
5. We left traveling with a group of 45 wagons.
6. We traveled through mountains and deser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ntinent.
Answer:  4, 2, 5, 6, 3, 1
对比一般课型常规操作是要求学生连线段落和给出的各段段落大意。后者明显程序化了,只走了形式,词汇学习效果几乎没有。而前者不但巩固词汇,词在句中,词不离句,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层次结构更为清晰。
(二)配对找词
目的:在句中、文中理解词汇。
活动过程:学生读完文章后,教师用英语呈现几个句子,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进行解释,并标出所在的段落(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到词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句中),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汇。例如:依旧是以Going West课文的处理为例:to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usually countries)—in paragraph 3.  Answer: immigrate.
这样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再次通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来达到对重要词汇的掌握,单词记忆不再是孤立的,而且猜词游戏也可以减轻上阅读课任务太多可能产生的疲惫感,增强学习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很好地结合高考阅读猜词这一题型,有利于猜词能力的逆向思维培养。
(三)改写课文,设计完形填空
目的:在语境中进一步领悟新词的意义与用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活动过程:如在处理高三第11单元Making the Team Work课文时,我编排了这样一段完形:
Group work at school is very important. It can make us   1   of the role that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each of us, brings the   2   of getting
  3   working with other people, shows us how other people’s roles fit the
  4   of the group and teaches us to be   5   and how to   6   to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B  1. A. sure  B. aware
C. know D. clear
A  2. A. benefit B. effort
C. effect D. strengths
B  3. A. experiences
B. experience
C. knowledge
D. skills
C  4. A. character
B. task
C. purpose
D. characteristics
A  5. A. patient
B. patience
C. impatience
D. impatient
D  6. A. deal  B. cooperate
C. face  D. respond
这样出题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注意学习单词的不同角度、不同词性,而不是蜻蜓点水,没有区分。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带着任务阅读,另一方面增强了完形填空的解题能力。
(四)妙用讨论任务,设计写作话题
目的:训练新词应用,增强写作能力。
活动过程:提供课文要求词汇,给出讨论话题,在限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自由表达。依然以Making the Team Work课文为例,在完成整篇课文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给学生: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 and give an oral composition concerned with “The great success of Chinese sports teams in Doha Asian Games”. You may refer to some words or phrases we’ve learned in the text.
1. through thick and thin
不畏艰难;同甘共苦;祸福与共
2. for the sake of = for one’s sake
为了……,由于,看在……的份上
3. keep an eye on = keep one’s eye on 
密切注意,看管,留神
4. take into account =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ake account of 
……加以考虑, 顾及
5.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做出贡献
6. take pride in / be proud of
……骄傲
在学生口头表述过之后,我又在最后呈现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和学生一起分享。
A sample passage:
The 2006 Doha Asian Games that the whole nation had been keeping an eye on turned out to be a great success. We all took pride in it. In the opinion of most people, Chinese sports teams are the greatest heroes because they have accom?
plished so many goals through thick and thin. However,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e people behind the heroes. As we know,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made contributions to it. Everything taken into account, the success is a result of teamwork. We believe the sport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can grow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for the sake of it.
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带着任务去思考、去应用、去脱口而出,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句子生成能力,在实际使用中感悟生词的习惯搭配和固定用法。
3.
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给学生一把词汇学的钥匙
(一)教授学生适量的构词法是有效提高词汇量的捷径。另外联想法、拼读法、比较法、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分类法、猜词法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促进学生自我调整形成良好词汇习得和巩固习惯。学习是一个构建过程,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尤为重要。定期让学生对自己的词汇学习进行测试、复习、调整,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合适自己的英语自学模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三,寻找拓展点———提倡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放飞学生自主学习
高三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假期到了他们又不愿意碰书。此时可以利用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多样性,推荐阅读消遣性读物。现在的英语课外读物可谓精彩纷呈,如杂志、报刊、小小说及简易读本或中英对照读本。通过业余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既能体会读书的乐趣,又能够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的总体能力,拓展知识视野,是很好的休闲性学习,最终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自由的天空中吸取自然精华。
结束语:
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普通高中毕业八级目标词汇要求,我通过以上这些教学尝试,提高了学生词汇知识水平,使他们在阅读、写作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潜力,颇受学生欢迎。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英语词汇教学,通过多种训练来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增强其词汇运用能力,能够为学生发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促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从而在今后取得长足进步。

 

编辑:飘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麻城三中 校长: 张欢 邮箱 mcszxb@163.com 教师QQ群:209696
麻城三中校友QQ群:305032344
学校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 438313 电话 0713----2625452
麻城三中版权所有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