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方案试题 > 2014年高考历史注意问题3

2014年高考历史注意问题3

2014年05月29日 10:42:37 访问量:6632

1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届高考历史学科备考通讯20142014年第6期)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届高考

历史学科备考通讯

(2014年第6期)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茂文主编  2014527日 

 

2014高考备考历史学科应注意的问题

湖北省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茂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

              现将搜集到的有关2014年高考历史学科备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印发给你们,仅供你们参考。

备考的关键不全在信息而在培养能力。也可能这些信息全无用,望各位老师理性分析,绝不可盲从。希望以后各位多与我交流信息、交换试题。

              祝各位2014年高考考出好成绩!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大楼303室(赤壁大道83

编码438000

电话0713-8380213()  138****8256(手机)

dingmao****@163.com

为试题集锦,包含块内容:

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训练、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

一、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训练

(此为丁茂文搜集,供各位参考,因为供全国使用,有些与黄冈不太吻合)

24、“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材料可用于印证

A.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

C.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       D.中国最早出现农业文明

25、“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是某学者总结的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对这种范式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宗族二元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   B 宗法制成为维护等级制的有力工具

C 郡县制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贯彻渗透   D 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26.《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 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 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 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 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2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答案有

 

史实

结论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在湖北江陵楚国郢都的墓葬遗址中,发现了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铭文的宝剑

墓葬所在地曾经处于越国的疆域范围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

1953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28、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29.1879年,挪威作家易卜生发生小说《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在终于认清了丈夫的自私、虚伪的真实面目后,毅然觉醒,离开玩偶之家。近现代某一时期,在中国兴起了娜拉热出走的娜拉深入人心。这一时期是
A.戊戌时期     B.辛亥时期 C.五四时期     D.双百时期

30.19588月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在大会上讲话说:“什么叫共产?共产就是大车、牲口全部归公,粮食很多,有新房,有胶皮、机器,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公有的,这就叫共产。共产行不行?”台下群众齐声喊道:“行!”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建设中浮夸现象严重,忽视客观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C.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存在错误的认识

D.为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而盲目改革生产关系

31.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该图表情况的标题是(   )

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1953年至2001年中美贸易额变化情况

B.1953年至2001年美俄(苏)贸易额变化情况

C.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情况

D.1953年至2001年第二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率变化情况

32.有人指出:权力的虚化,为英王赢得国民的爱戴而非痛恨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在贵族政治早已没落的大背景下仍然较好地维持了王室的形象,赢得了多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这实质上反映出

A.“统而不治”暂时维护了英国贵族政治   B.英国贵族政治出路在于维护王室尊严

C.“统而不治”使君主制获得新的发展     D.英国王室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爱戴

33、狄德罗等人所编撰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最畅销的著作之一,然而其昂贵的价格往往使广大的农民和工匠望而却步,因此《百科全书》的主要读者依然是传统的精英阶层:以法官为首的穿袍贵族、律师、商人、军官、医生、牧师等等。以下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

A.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法国的中产阶级之中  

B.传统社会精英是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争取的主要对象

C.不能过高估计《百科全书》对传播理性等观念的价值

D.《百科全书》销售状况一定程度反映启蒙运动的影响

34.下图是某一年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单位:10亿美元)(注:图右边美国381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

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   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35.《德法化解百年恩仇》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法德实现和解的前提是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欧洲成为“冷战”的主战场

C.欧洲走向联合的需要               D.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答案2429  BDAABC   3035  CCCDBD

 

历史考前训练1(时间45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管子曰:“若岁凶旱水(溢),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指穷人)为庸(指佣工)。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其倡导的经济理念是

A.重农抑商,以固民本             B.农商并重,以均贫富 

C.国家调控,以工代赈             D.开源节流,与民休息

2.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A.保护了贵族利益                  B.维护了官僚政治

C.规范了官员行为                  D.扩大了地方权力

3.《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

A.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   B.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4.《张居正传》载:“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表明明朝时

A.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君权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5.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从中可以看出

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               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

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                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

6.“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 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者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7.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8.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9.“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0.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予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背景是

A.英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B.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使神学遭到排斥

D.英国开拓市场,通过普及英语传播本民族文化

11.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塌陷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2.右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德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

D.战后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国工农业生产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证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本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腐败和低致问题突出。表现在:多数官吏无薪酬义务工作,无法保持长久的积极主动性;贪污、玩忽职守屡见不鲜。多数地方机构缺少公开性透明度,易被豪门大户操控。一些居民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里兹、伯明翰等,仍由治安官和教区等旧式机构治理,管理松弛,问题较多。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犯罪率上升,等等,逐渐引起人道主义者、功利主义思想家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批评。土地贵族……在议会内外,抨击工业资阶级的贪恋和因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罪恶现象,呼吁实行地方管理制度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也打出了地方改革的旗帜。1832年议会改革成为英国改革时代到来的标志,地方改革很快开始。

材料二  1835年9月,英国议会《市镇自治机关法》,宣布取消两百多个陈旧过时的市镇自治团体,设立一百多个有权选葶议会的市镇。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市长、市府参事、市议会议员等——均由投票选出。其中市府参事由市议会选出,任期6年;市议会议员由地方所有居住满3年的纳税者选举产生,任期3年。镇议会必须定期公布账目和年度预算,市政收入必须用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必要法规。法令还废除了市法官和法院的职权,将其权力转交治安法官和郡法院,实现了地方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的分离。

材料三  1985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5年地方政府令》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均由当地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选举权授予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罪犯、精神病患者除外。选民每年登记,名单公布,力求高度的精确性。地方议会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重新选举全部地方议员。

材料四  英国很多选民在媒体和民调中,屡屡指责和嘲笑国家高层政客官员,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可度常在三到四成之间徘徊;而对地方官员的肯定性评价,多在七成之上。

(1)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地方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实效。(14分)

 

 

 

 

 

 

 

 

15. (7分)

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一幅反映苏联经济的漫画《军转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析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历史考前训练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左传》记载:“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里的“乡校”

A.可起到行政监督的作用  B.类似雅典公民大会  C.是民众参政议政的地方  D.贵族才能够参加

2.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A.因材施教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3.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4.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5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6.“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拾泰西皮毛……遂乃知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7.《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

A.向美国示好,希望美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主持公正

B.希望要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

C.努力促进正处于黄金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应该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

8.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                            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

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                            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

9.沃勒斯坦尔指出:热那亚从13世纪开始就有夺取印度贸易的欲望,最终,热那亚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了威尼斯人的垄断…… ”可见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

A.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结果

C.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D.急需传播基督文明的结果

1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反对教权主义

11.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12.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3.提炼材料中的信息,并作简要说明。(1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足球运动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足球在英国贵族私立学校兴起

19世纪40年代

足球由贵族私立学校的游戏,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

1863年

英国足协正式成立,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标志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1876年

英国谢菲尔德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诞生

1888年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

19世纪90年代

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

1904年

国际足球联合会创建

1954年

瑞士世界杯期间,比赛首次运用电视转播

2010年

南非世界杯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已达到数百亿人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

(1)阅读上表,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宋初著名的四大书院,即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或石鼓书院。北宋时大多属私学性质。这些书院大多得到朝廷的赘助与奖励,如赐额、赐书、赐学田等,北宋中期以后,书院逐渐衰落。南宋时,州县学衰落,而新儒学“宋学”的理学派受佛教寺院宣传教义的影响,书院成为理学派宣扬理学的场所,书院大兴。其中最著名的是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兴复白鹿洞书院,并亲订规约,还常亲去授课,质疑问难。乾道元年(1165),潭州知州刘珙修复岳麓书院,成为理学湖湘学派的基地。绍熙五年(1194),朱熹扩建岳麓书院,学生达千余人。朱熹以白鹿洞书院作为研讨、传布理学的中心。各派理学家的书院相继而起,如理学心学派陆九渊的象山书院、理学婺学派吕祖谦的丽泽书院,等等。南宋先后兴建的书院总数达300所以上。书院与州县官学,成为南宋地方的主要教育机构,书院大多又是理学的传布中心,理学因而益盛。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便提出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被称之为“朱子读书法”,成为后世书院所普遍遵守的法则。书院十分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首先强调修身立已,要求学生通过“存天理、去入欲”的修炼过程,具备相对完善的人格。书院举办的“讲会”活动,允许不同学派开展争辩,进行传播和交流学术观点,达到百家争鸣、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各有所得的目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变化及原因。(10分)

 

 

 

 

 

 

 

1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分)

 

 

历史考前训练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20世纪20年代之前,社会调查和贫困影响对工业革命的主流解释。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早期,人们侧重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周期性变化。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重写工业革命的历史。1974年以来,工业革命又被赋予新的涵义。工业革命研究角度的变化说明

A.重新解释T业革命是政治需要                  B.多元史观影响研究者思维视角

C.全球化加快推动研究视角转移                  D.社会现实影响研究界重心变换

51964127,中法宣布建交,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说,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据此可知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                  B.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

C.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                  D.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6.

 

 

 

7.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8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一项《航海条例》,其矛头直指荷兰。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各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又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乘旦著《英国通史》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9

 

 

 

 

 

 

 

 

 

A.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挤压     B.日本在沦陷区主要发展轻工业

C.沦陷区的各类物资被严格管制     D.民族资本发展受官僚资本挤压

10.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

1                  2                      3

A.经济形态的变革     B.耕作方式的变化    C.工具材质的革新      D.灌溉动力的改变

11.《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12.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从表中可以看出

 

择偶标准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5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职业

178

258

282

407

籍贯

42

49

67

41

A.其侧重点经历了政治出身——经济利益——学历学识的演变历程

B.时代变迁使择偶标准向个人能力倾斜

C.大众择偶标准的盲从心理较重

D.改革开放后对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关注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13197315,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 -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古代中医和近代西医发展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李鸿章、康广仁关于西医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他们各自的着眼点。(10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农合”实施的特点及原因(9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概括冷战时期的“热战”对日本的影响(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6分)

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上遭受雾霾折磨时间最长的大城市是号称“雾都”的英国伦敦。伦敦雾霾的早期来源主要是煤烟。19世纪,伦敦超过100万居民燃煤。1842年,英国人使用了整个西方世界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二,冬季的烟雾问题越加严重。1873年的雾霾造成268人因支气管炎死亡。1879年,烟雾从当年11月延续到次年3月。在雾霾肆虐的时候,每天市场里都有被毒死的牲口出售。雾霾也影响了交通。……比尔·布莱斯的畅销书《宅:私生活简史》里写道,19世纪的伦敦,人们经常在走路时候撞到墙上;在一次著名的事故中,7个人排成一队,一个接一个地掉进了泰晤士河里。

有趣的是,二战期间,伦敦的雾霾明显缓解。这是因为政府为了全力抗击纳粹德国,而对燃煤进行了配给。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普通家庭的厨房中只有一个简易的燃气炊具和一个烧热水用的煤炉。但是热水也是受限制的。燃料、照明和电力部长发起了一项大规模的运动,号召人民节约燃料,并制定了每月生活用煤的消耗上限。政府还鼓励人们反复使用热水。战后初期,英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1946年的冬季取暖的燃煤不足,这成为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允许西欧成为美国经济势力范围的重要原因。此后,源源而来的美国援助让伦敦人摆脱了饥寒交迫的威胁,伦敦的工业生产也超过了战前水平,然而一场梦魇悄然袭来。

1952年12月,圣诞购物季刚刚开始,沉浸在经济高涨中的人们正在外出购物,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史称“伦敦烟雾事件”。12月5日12月8日,伦敦市10万人生病,死亡4000人,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新词组”killer fog”(杀人的雾)。幸存者回忆为“乌黑的、肮脏的、刺鼻的”雾霾,让室内也不能幸免,连歌剧院《茶花女》的演出也不得不因为观众根本看不见而中止。

这次惨痛的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出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英国政府采取了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搬出火电厂等措施。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56年、1957年和1962年,伦敦又发生了12次严重烟雾事件。1962年,伦敦仍有750人因空气污染死亡。由于法律得到严格的执行,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逐步销声匿迹。——孙力舟《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

              1)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史上英国雾霾问题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雾霾问题产生的原因。(8分)

 

 

历史考前训练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2.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时说:“我只知道—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表明苏格拉底

A.对智慧的敬畏之心                  B.对知识的过度盲从

C.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D.对现实的极度失望

3.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     B.具有脆弱性      C.具有再生性     D.具有稳定性

4.《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

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

A.宰相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A.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7.18世纪初,一个名叫蒙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此后,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自由放任主义   D.凯恩斯主义

8.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揭露教会腐败             B.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

C.反对禁欲苦行             D.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

9.下表是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这一时期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化的关键在于

年代

1780年

1812-1815

1860

价格指数

100

32

13

——据《近代文明史》整理

A.英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B.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0.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这一条款

A.反映出美国户籍管理的混乱            B.有利于保护黑人的合法权利

C.体现出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D.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11.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12.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当今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     D.时代信息化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就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基层管理人员)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序。登记的内容有户主及成员的详细信息,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唐朝还通过加强立法和法治,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从而加大了这一制度的控制力度。宋代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户有土地要交地税,客户为无地佃农要交丁口税。地籍与户籍开始分离。地籍单独出现,而且与户籍并举,地位同等。明代户籍黄册与鱼鳞册的交相使用。明代中期张居正变法,实行“一条鞭法”,更重视地税,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本脱离,黄册制度陷于瓦解。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等

    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1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国古代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11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主要随葬品

人殉情况

新石器时代

各种石器和陶器;中、晚期墓葬中还广泛发现猪、羊、狗等家畜

 

秦汉以前

平民墓葬中随葬品多为陶器,而王公贵族墓葬中则多见各种青铜礼器

殉葬奴隶竞有数百人之多

秦汉时期

随葬品中的青铜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美漆器和各种丝织品

有所收敛,代之以木俑、陶俑

魏晋南北朝

瓷器与陶俑平分秋色

很少有人殉

唐朝

瓷器与陶俑,三彩陶器尤为突出

宋朝

玉器、铜器、乐器、礼器、生活用品、陶器、瓷器、金器、银器、兵器等各种工艺,种类日益丰富

宋无人殉;辽,金,元,有人殉

明朝

同宋朝

明初,有人殉;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

清朝

同宋朝

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康熙时结束殉葬制度。

 

据表格信息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随葬品特点变化的认识。

 

 

 

 

15.(15分)   

材料  作为中国第一任驻外(西方)使节,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使英国,回国后倍受攻击,被迫卸职返回原籍;所写《使西纪程》因称颂西方文明而遭诋毁,终至毁版。光绪三年二月二十七(旧历),郭嵩焘与一千中、英友人讨论英国税务,得知英国官吏月薪300磅以上者,也都必须同等纳税之后,感叹道:“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

1877年,在给李鸿章的信中,郭嵩焘曾说:“窃谓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英国士绅亦自耻其以害人者为构衅中国之具也,力谋所以禁绝之。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挟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他的话心含痛楚而笔意冷峭,画出了顽固官僚的愚昧与可恶。

在当时的中国,顽固是一种社会病症,……复杂的问题在于,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

郭嵩焘死后(庚子事变正盛之际),有人还奏请戮他的尸体,以谢天下。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郭嵩焘对英国社会和当时中国顽固势力有怎样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郭嵩焘历史悲剧的原因。(9分)

 

 

 

16.(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 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化等等趋势,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8分)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1分)

 

 

 

 

 

 

 

 

 

 

 

 

 

 

历史考前训练答案

考前训练1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D

A

A

B

B

D

A

B

D

B

13.(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或城市人口增加亦可);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改革者大力推动;为了完善中央政府职能。(写出4点,得8分)

(2)态度:不适用。(1分)

评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风俗的弊端(2分);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助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2分);助长保守思潮(2分)。

态度:肯定。(1分)

评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2分);西学东渐影响(2分);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学识与经历等个人因素作用(2分);有助于传播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局限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或未付诸实践)。(1分)

14.(1)农业时代形成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工业化要求,出现腐败、低效、混乱、豪门把持等现象。(2分)社会各界的要求和呼吁。(2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直接推动。(2分)

(2)地方管理机构人员由选举产生,1985年为直接选举;(2分)实行任期制(2分)。公布账目和年度预算(或受人民监督)。(2分)地方行政和司法权的分离。(2分)确保了地方政府的廉洁。(2分)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得到民众的好评。(2分)

15.漫画揭示: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计划经济影响,苏联轻重工业发展严重失调,国民经济不能健康发展。

 

考前训练2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A

C

D

D

B

C

A

B

A

D

13.14分)

现象信息:国民经济各部门均有较大发展;农林渔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工矿业比例迅速上升;商业运输和房租的比例缓慢上升等。(8分)

原因: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发展;贸易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高等。(6分。答到一点给2分。)

14.(14分)

1阶段及理由:1863年以前,足球是英国贵族的游戏和工人的娱乐;18631888年,英国足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并开始走向职业化;19世纪90年代至今,足球由一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为全球的体育运动。(6分)

2)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创造了经济条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体育成为满足其娱乐和交流的一种形式,为足球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体;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各地普遍参与足球竞技创造了条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足球也传遍世界各地;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足球观众群体不断扩大。(8分,任答4点即可)

15.10分)

变化:由私人讲学场所逐步转变为地方教育机构(或理学的的传布中心);书院由衰落走向兴盛。(2分)

原因: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官府的支持(朝廷的资助与奖励);理学的兴盛;允许不同学派争辩的办法理念;文人群体(讲学)的推动(8分,任答点即可)

16.14分)

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8分)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6分)

 

考前训练3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B

D

C

C

B

B

A

D

C

B

C

 

 

 

14.25分)

1)历史条件:中医植根于农耕文明和古代思辨哲学。近代西医是文艺复兴的促进,近代科技的推动。(6分)

2)看法:李鸿章主张中西医结合;康广仁主张大力推行西医,促进国人强身健体。(6分)

     着眼点:前者旨在推动洋务运动的进行;后者旨在配合维新思想的宣传(4分)

3)特点:覆盖面增大;参合率提高;政府投入大;受益人数多(4分)

     原因:国家经济实力强;政府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减轻农民治病负担;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5分)

15.

16.1)持续时间长,曲折反复,危害严重,影响广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7分)

2)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影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工具燃油的排放;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温带海洋气候)的作用。(8分)

 

 

考前训练4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C

B

B

D

D

A

D

B

B

C

13.25分)

1)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秦朝建立起户籍、土地、赋税三位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汉至唐不断强化(或:至唐朝,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宋朝开始,土地、赋税与户籍开始分离(或:地籍与户籍开始分离);明清时期赋役与户籍进一步分离,传统的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8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政府的不断改革(或: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如两税法、宋田制不立、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等)。(6分)

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3分)

     作用: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8分)

14.(12分)

随葬品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古人有灵魂不死和孝的观念,有迷信色彩。(3分)随葬品因主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差异,说明古代贫富差距明显。(3分)

随葬品伴随时代发展特点变化,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提高,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不断变化。(3分)

人殉的逐渐消失,反映出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逐渐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明)(3

15.(15分)

1认识:肯定民主制度具有优越性2分);认为中国顽固势力可以接受西方消费品,却拒绝学习外国科技,是愚昧的(4分)

2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并未改变中国的制度2分);郭嵩焘的观念激进,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专制统治(2分);顽固势力敌视西方文明、盲目排外(2分);民族矛盾尖锐(义和团运动时期),守旧思想与爱国情结紧密联系,占据上风(3分)

16.25分)

1)状况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和居住条件恶劣,并经常失业;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犯罪率高;工人滋生反叛情绪,工人运动兴起。(6分,得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2)特点: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政府统盘考虑的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制度)。(4分)

原因:由于自由放任主义风靡,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主张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市场能自行解决。(4分)

3)新变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3分)

影响:人民福利待遇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给满分 ,但正反两方面影响中,任一方面的影响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历史考前训练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于是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政策。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B.政府鼓励富豪专营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4.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D.市民文化危及专制统治基础

5.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人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人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

A.形成平等观念     B.外争权益,内省公德      C.树立规则意识     D.口诛笔伐,愤懑宣泄

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派惧怕商办企业与之争利          D.落后观念束缚民族企业的发展

7.商会是近代出现的商人群体。据统计,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鼓励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民族工商业发展     D.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8.在古代雅典司法制度中,为防止法官个人意志左右重大的司法判决而导致社会不公情形出现,雅典实行了随机从公民中抽取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组成陪审团对案件独立表决的制度。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防止官员滥用司法权力B.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私有产权D.司法人员缺乏法律素质

9.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10.“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11. 1852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新宪法,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12月就是否同意建立帝国进行全民表决中,波拿巴根据740万票赞成64万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宣布称帝。称帝后法国的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人民民主专政

12.据《光荣与梦想》一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苏联经济水平超美国    D.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3.1908年中国政府颁布《结社集会律》规定:(集会、结社)“与政治及公事无关者,皆可照常设立,毋庸呈报”;有关政治者“非呈报有案,不得设立”。此规定
A.形式上承认结社集会的合法性         B.成为中国近代最早涉及民权的法案      

C.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精神     D.使人民完全获得了政治自由

14.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15.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6.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100周年时,有人说:“(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该思想家

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 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  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 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 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6分)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谏官不仅弹勃不法,同时也对守法官吏施以保护,使官吏免遭不当罪的处罚。  维护官吏的相应权益,也是维护国家法纪的严肃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多讽谏皇帝。北宋时期谏官的任免权收到皇帝手里,并赋予谏官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的权力。谏官由监督皇帝,变成了皇帝约束大臣的工具。                                            一整理自《中国古代监察史》

材料二   清代前期,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这样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雍正帝时期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这说明皇帝依靠奏折所获取政治信息的重点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够把地方情形上报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台谏官员。维新变法时期,光绪帝发布诏令,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评论时政。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关此规定的诏令被废除。          

一整理自《清代的监察制度》和《维新变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谏官制度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监察体系的特点。(6分)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发展趋势及维新变法时期的新举措。(8分)

 

 

 

19.(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具禀时须声明洋股实数若干,毫无遁饰字样,并不准于附搭洋股外另借洋款以杜蒙混而慎名。实倘有蒙混开办,一经查实随时注销撤办;华人请办铁路,如系独立资本至五十万两以上,查明路工实有成效者,由臣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以资鼓励。其招集华股至五十万两以上者,俟路工告竣即按照臣部奏定十二等奖励章程核办;无论华公司附搭洋股者,洋公司附搭华股者,地方官均应一体保护,惟不得干预公司办事之权。至公司遇有亏蚀,应悉照中国国家所定条律办理,国家例不偿补。

——清政府1903年《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材料二  第3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对任何特定的个人、商社、企业、公司或地方,或任何特种运输,不论在任何方面给予任何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或利益,……或不合理的损害或不利,均是违法的。

第5条  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与任何其他公用承运人或承运人就不同和竞争性铁路的货物的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或就这种铁路的净利润的总量或部分进行分配,均是违法的。

第12条  所创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注:委员们由参议院建议和同意,由总统任命)有权调查受本法条款管辖的所有公用承运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使它知道其运营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

材料三  合资建设铁路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投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国家对合资铁路实行特殊运价,并给予其他必要的优惠政策;合资铁路公司要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偿本息和自我积累。               ——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意见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美政府对于铁路业规定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不同背景。(18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合资建设铁路的政策。(7分)

 

 

 

20.(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当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候,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但亨利八世却是天主教会的坚决支持者,由于他在反对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中的功劳,教皇克雷芒七世授予他“信念捍卫者”的称号。但当教皇拒绝了亨利八世要求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时,亨利八世公然反抗教皇,与安妮·博林结合,并被革除教籍。他立即着手清除国内的反对力量,包括解散修道院,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1534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正式把教会与国家合为一体。

——摘编自程维《宪政与宗教》

材料二   

时  间

事    件

1534年

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571年

伊丽莎白女王指使英格兰教会通过《39条教规》,标志着宗教改革的结束,英国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安立甘教会。

1633年

查理一世起用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大肆迫害清教徒。

1640年

以清教徒运动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

议会通过《宽容法》,赋予不从国教者以信仰自由。

1701年

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与天主教交往者、信奉天主教、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一律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说明亨利八世对罗马天主教会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历史上宗教与王权两者关系的演变。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宗教在英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

 

 

历史考前训练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徭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对村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B.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

C.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 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

3.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7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四周的城墙,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城”     “邦”

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4“(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5.1929年,蒋介石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随后中华民族政府通过了《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但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与此转变相关的主要背景是

A、北伐军胜利进军   B、国共关系开始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    D、国内民主运动高涨

6.甲午战争海军衙门要幸存的海军官佐条陈海军惨败的原因。有一官佐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仿照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这句话反映出洋务派学习西方过程的主要缺陷是

A.中体”来限制西用”                        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C.完全固守“祖宗之法”                            D.脱离国情,“全盘西化”

高考资源网(****),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7.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该漫画形象说明了

A.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B.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C.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

 

8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说此话的主要目的是

A.肯定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作用       B.强调保持政治力量联合的重要性      

C.主张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要求蒋介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9.《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一条规定,经济活动中缔结契约,“其所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一条款的规定

A.维护了平民应有的立法权          B.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C.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          D.适应帝国境内民族间贸易发展

10.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的观点。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应严格遵守基督教的仪式      B.在宗教信仰上应遵循牧师指导

C.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      D.人们应自觉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11.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12.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中流行这样一句口号: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这说明

A.宪章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B.马克思主义被英国工人阶级普遍接受并宣传

C.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经济地位         D.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3.下表 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费支出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14.“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材料反映

A.“大跃进”的开展局限于农业领域                   B.“大跃进”于1960年达到高潮

C.1960年人民政府开始全面纠正“左”倾错误         D.“大跃进”进程中已出现反思

15《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载:“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 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据此可知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秉笔直书

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D天子诸侯聚会河阳乘兴狩猎

16.(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生的美国严重缺乏开发建设的劳动力。英国一方面继续向美国大量倾销工业品,一方面实行经济封锁,限制其对欧洲的贸易,致使历经战争创伤的美国雪上加霜。原本为欧洲国家生产的经济作物在国内没有销路,为欧洲市场提供原料和成品的制造业没有了进出口。美国工农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与萧条。

棉纺织业革命使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英国并不生产棉花……大量吞食原棉的新机器创造了美国人所寻求的商业机会,他们从英国对棉花的巨大需求中看到了希望。

梗阻南方植棉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棉籽难以剥离。气候条件限制南方只能种植“高地棉”而不是“海岛棉”。……“高地棉”纤维短,棉籽与棉绒连接紧密,欧洲轧棉机无法使之分离。1792年,南方产棉200万磅,但由于无法清除棉籽,绝大部分都未能出售。

惠特尼设计的机器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效率高。棉花是一种“最适宜于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棉花种植的“西进”还使美国人口西移,对于西南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为东北部地区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轧棉机诞生的背景和影响。(14分)

 

材料二  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伊莱·惠特尼对美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大量生产替换零件的概念”,称这“比他发明轧棉机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发明轧棉机的技术只限于单项产品”。

对于当时严重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美国而言,“标准化”生产理念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钟表、金属器具、缝纫机等多部件产品的制造业主竞相采用惠特尼的方法。他的生产理念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严峻形势。新的思想闸门一旦打开,所产生的效果是难以估计的。

在美国工业的初始阶段,伊莱·惠特尼和他的同时代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前进,进一步发明制造了大量实用的新机器。至1900年,美国人“到达了技术世界的希望之乡”,美国经济走到了世界前列。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人提出了什么生产理念?它对美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1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 ……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 ……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宗族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理论价值。 ……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三 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四  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哪些因素影响了宗族的存废兴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

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1948年6月24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响。(9分)

 

 

19.(12分)清朝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内阁”。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内阁”进行比较。(12分)

 

 

历史考前训练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2.西汉时期,朝廷颁令:“欲益买宅,不比(紧靠)其宅,勿许。”西汉的这种限购令,其目的可能是

A.抑制过高房价    B.加强社会控制    C.保护小农经济    D.实现大一统

3.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A.“海禁”政策的实施    B.社会矛盾尖锐    C.倭    D.土地兼并严重

4.秦王朝经济生活的史料有限,后人回顾秦制,多持全面否定的态度。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简=件10种,其中多有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珍贵资料,使史学界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若干具体情形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材料说明

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                  B.历史实践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

C.文字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D.多重史料印证可以还原历史真

5.晚年的乾隆帝认为“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何则?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这句话本质上反映出清代

A.监察体制完备         B.官僚集团平庸      C.皇权至高无上      D.社会政治稳定

6.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

 7.下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8.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9.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10.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11.美国积极参加独立战争的农民不仅没有改善生活,反而更处于困境。1786年,退伍军官谢斯在马萨诸塞州领导起义。起义发生后,马萨诸塞州曾向中央政府请求援助,但兵无权的中央政府却一筹莫展,起义震动了整个统治集团。有鉴于此,美国统治集团最终

A.确立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B.把最高行政权赋予总统

C.使用紧缩财政政策             D.签署《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

12.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13.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已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14.15世纪,英国的商人对农村中凡是能够取得收入的产业包括耕地、牧场、园林、码头、磨坊等都感兴趣。在年景好时,土地收益比经商所得低不了多少。到17世纪商业资金的主要投向则是商业、海上探险与殖民地开拓以及工矿企业。这反映了17世纪英国
A农业已经衰落                    B商人成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中坚力量
C商业资金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    D英国开始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1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有一方用汉语刻写的碑文,献碑者是中国宁波知府毕永绍,撰文是另一官员徐继,碑文写到:“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竹笋,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首哉!”186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曾对献碑者专致谢意。可清政府对地方官称颂夷人、献媚夷酋十分恼火,遂将徐继、毕永绍罢官。

——据张建伟《近代化细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对徐继畬等人举动“十分恼火”的原因(6分)

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从19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确已经完成。——摘自雷颐《历史的裂缝》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当进程走到一定的距离时,还是遇到了瓶颈。可是,总体而言,英国的企业家是在等待别人来解决瓶颈问题的。……至少在1870年以后,衰退的迹象和活力的表现均已明显可见。    ——摘编自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美】《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材料三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官督商办模式失败的原因和英国遇到瓶颈的表现。(1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1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两则关于百年以来中国英语教育或学习变迁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材料进行说明。 (12分)

 

 

 

 

19.(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2分)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2分)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

 

历史考前训练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4.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5.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6.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8.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9.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

10.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11.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12.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1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14.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1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18.(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6分)

 

 

 

19.(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7分)

 

 

 

 

考前训练5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D

A

B

D

C

A

D

B

B

D

A

C

D

D

 

 

 

17.(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

18.(1)唐代之前,谏官隶属于丞相,功能主要是监督皇帝。宋朝以后,谏官被皇帝控制,功能主要是监督大臣。(4分)

(2)特点:皇帝赋予更多官员监察权力;地方官取代专职的台谏机构为皇帝提供了最多的全国政治信息;皇帝能更严密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6分)

趋势:监察系统对皇帝的制约越来越小;皇帝通过监察系统对政府百官的控制越来越严密。(4分)

新举措:维新变法时期,改革派允许民众上书言事,评论时政;试图扩大民众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4分)

19.

 

             

 

 

 

 

 

 

 

 

20.(1)变化:从支持罗马教会,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到与罗马教会决裂,建立国教会。(4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壮大;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强王权的需要;国王的婚姻受到教皇的干预。(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演变:从通过宗教改革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到以清教徒为重要力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4分)作用:英国政治发展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或制约。(2分)

 

考前训练6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B

C

A

A

B

B

C

A

C

C

D

C

16.(25分)

(1)背景:劳动力的严重缺乏;美国的经济作物失去了国内市场;进出口受到打击,美国工农业萧条;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棉花;欧洲轧棉机性能差;人工分离棉籽成本高,影响了棉花的销售。(8分)

影响:使高地棉在美国的大规模种植和出口成为可能;获得了市场的美国南方经济很快地复苏和发展;美国南方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北方工业革命的开展。(6分)

(2)理念:“标准化”生产。(3分)

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发明创新,促进了一系列新机器的出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跃升为世界首位和资本主义经济霸主。(每点2分,共8分)

17.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如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宗族复活。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宗族就衰落。政治: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慈、义、孝、悌等伦理思想,仁、礼、忠、恕、信等纲常礼教思想。近代侵略战争打开国门,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国内:民主运动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等。

18.(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美苏失去合作基础;战后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间的矛盾加剧;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6分)

(2)方式:封锁与反封锁;外交照会;在联合国安理会斗争。(6分)

影响:促进德国分裂,加剧了美苏对抗,推动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3分)

20.二者都是国家的权力中枢,但性质、运作方式、地位及与君主的关系等是不同的。(4分)

清代内阁是帝制时代的权利机构,只是名以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集权统治的。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内阁首相执掌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是国家政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受国王控制,代表执政党的利益,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8分)

考前训练7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A

A

C

C

C

D

B

C

A

C

D

C

A

16.原因: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保持天朝上国心态,盲目自大徐、毕对美国民主思想的推崇威胁其统治;新思想的萌发,“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6分)

17.(1)原因:企业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官商矛盾尖锐;企业管理不善多有腐败;清政府的勒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抵制;外企的竞争。(6分回答3点即可)表现:企业创新乏力;经济衰退明显;科技中心地位丧失。(6分)

(2)措施: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之外的经济体系(或计划经济体系);依靠强大的自然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6分)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4分)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3分)(评分说明:答一点2分答二点3分)

18.变迁1: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2分)

说明:1862年(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1904年(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19121999年(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1999年(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4分)

或:学习人数不断增长(2分)

说明:1862年(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 ;1904年1999年(新政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4分)

或:或学习对象单一到广泛。(2分)

说明:1862---1999年(洋务运动-----新政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学习英语对象基本是学生发展到校外的许多非学生群体。(4分)

(评分说明:运用23个年代(或历史时期)材料论证说明合理酌情给34分。

变迁2:英语教育学习目标不断变化(或教育学习目标多元化)(2分)。

说明:洋务派招收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培养翻译人才;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外交人才。民国初年,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了解并能运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习英语的目标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身,扩展至学习西方文化。“文革”之前,英语学习的目标局限于阅读书籍。“文革”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4分)

(评分说明:运用23个年代(或历史时期)材料论证说明合理酌情给34分。

变迁3: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或英语教育地位在外语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高)(2分)

说明:近代以来,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纷纷侵华,为与列强交涉并学习其科学技术,近代学堂开设众多语种,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民国时期,外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为中国实行“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英语丧失了第一外语的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英语又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英语地位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日益提高,成为高考科目。综上,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百年来我国外交关系的变化。4分)

(评分说明:运用23个年代(或历史时期)材料论证说明合理酌情给34分。

19.(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2分)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2分)原因:西欧各国遭到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2分)(2)马歇尔计划是借助于美援恢复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3分)实施舒曼计划是通过加强西欧国家的自身联合而发展经济,欧洲的联合与强大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3分)(3)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3分)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3分)(4) 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考前训练8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A

B

D

A

C

A

D

A

A

D

D

B

16.(25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

     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17.(25分)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18.(12分)

(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6分)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足。(6分)

19.(13分)

(1)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6分)

(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7分)

 

 

二、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

5

1.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的关系: 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在一定范围内既是大宗,又有可能成为小宗。

3.区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分封制是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是解决宗族矛盾;宗法制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4.君主专制不等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中央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5.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误以为其仅仅加强了皇权。唐太宗后,三省六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牵制,提高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和行政效率,这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完善的表现。明清皇权空前加强,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误以为它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表现。

6.郡县制并非建于秦朝:秦统一后健全郡县制并在全国推行。

7.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关系:郡县制的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制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政治;郡县制与血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是官僚政治。

8.明朝内阁不是明朝的中央机构:内阁并非法定机构,无决策权,内阁首辅不是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9.古代的监察制度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10.古代科举制的影响辨析:科举制的产生是古代选官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历史进步。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确实产生了许多像文天祥这样的封建名臣。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与治国治民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也就造成考生钻研诗赋、醉心八股的消极倾向。总之,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奴仆的考试制度。八股取士不是科举制的新发展。

6

11.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12.手工业的经营形态辨析: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并成为中国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3.古代城市的演变:从空间分布看,古代商业城市的变迁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相适应;从功能看,古代商业城市的变迁经历了政治中心→生产中心(手工业中心) →经济中心(商业中心)的演变。

1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碍萌芽发展的具体原因。

15.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16.顾炎武的民主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了顾炎武的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政治思想,他在《日知录》中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分开来,认为亡国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是民族沦亡。

17.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近代民主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作用,但并没有上升到制度的批判,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仍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不能等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8.古代“民本”与近现代民主的混淆:古代民本与君主制相联系,虽有重民、贵民内涵,但民本思想根本上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提出的,往往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而近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主权思想,也就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思想,是在肯定个体主体权利和社会主体权利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健全民主制度去保障这些权利。

19.儒学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区别: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人文主义则是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物。儒学以研究社会为主题,人文主义以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20.正确认识四大发明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7

21.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因为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制成植物纤维纸。[来源:##]

22.中西科学差别:中国传统科技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主要源自整理传统典籍和经验总结;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注重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23.诗、词、曲关系的辨析: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新的诗歌体裁。

24.汉字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其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25.中国古代文化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程。

26.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自然环境并不是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产生的决定条件。古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推动了希腊城邦的形成,而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7.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实质是在雅典社会体制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对雅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典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造的一场革新运动,是雅典平民反对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28.万民法与公民法关系辨析: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29.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性善观点:孟子和苏格拉底都主张性善论,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提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孟子提出性本善,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0.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辨析: 资本原始积累是以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而资本积累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而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剥削。

8

31.工业革命的“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发明飞梭或者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

 32.两次工业革命的侧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侧重于轻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于重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33.英王成为“虚君”的标志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4.“邦联制”与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联邦制”:邦有主权国家的意思。邦联制国家是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国家权力高于邦联权力。联邦制国家是主权国家,有国家元首,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35.美国的国体与政体:共和制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统治阶级采用何种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治权力机关。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的一种。 

36.英国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君主统而不治;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虚,君主是实,德国的君主立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37.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不是由总统或元首掌握行政权力,而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内阁制政府不是对总统或元首负责,而是对议会全权负责。

38.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英国议会选举结果直接决定了英国首相人选,而美国国会选举结果对总统的去留没有影响。

3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辨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对抗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的是文艺复兴借助了文学艺术形式,参与者仅限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参与者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0.西欧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并非反对基督教。

9

41.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作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尊重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二者都是人文主义的重要体现。

42.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43.巴黎公社的爆发与失败:巴黎公社革命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演变而爆发,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4.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不是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但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44.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比英国发达,相反,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是中国经济来后的表现。

45.“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4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

4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义和团运动仅仅是直接原因。

48.中国的近代化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工业化相关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49.辛亥革命是否结束我国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0

50.“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51.五四运动的胜利:罢免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但是反帝反封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因而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而不是完全胜利。

5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主要矛盾: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大革命时期的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分化了,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阵营;上层小资产阶级发生了动摇。国内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3.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但并不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54.自然经济地位的变化: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进入近代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并开始解体。但在整个近代,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依然存在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并在广大农村还占据着统治地位。

55.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应。

56.民族独立与中国近代化: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两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57.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58.维新派与革命派对清王朝的态度:维新派与革命派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对待清王朝态度不同。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59.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载体。

11

 60.20世纪30年代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相同,都是国家干预经济,只是干预的方式或方向不同,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等国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轨道,走上法西斯道路。

61.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62.区分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中的新的内涵:从理论上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论,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特点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6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6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来源:Zxxk.Com]

65.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1973年经济危机后又普遍放松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但这种差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本质是相同的。

 66.美苏两极格局: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67.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68.欧洲的一体化: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跨越了自由贸易区阶段,于196871实现了关税同盟,于1993年基本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于199911欧元顺利启动,首先在11个成员国实现了货币联盟,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经济货币联盟的阶段,并在为实现政治联盟积极创造条件。

 6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苏联解体只是说明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并不代表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70.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12

7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性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任何提议,只要一个成员国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国都通过的决议,也不具有强制性;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72.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关系: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外在形式,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3.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74.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繁盛: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

75.中国画与印象画: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画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76.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音乐:在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音乐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种演变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同时又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7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78.《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从性质和内容上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9.法治与法制: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相对于人治而提出的,法治体现的含义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诸多环节。法制一般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来源:学§科§网]

80.一国两制下的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

 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来源:Zxxk.Com]

 

13

81.中国基层民主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国家行政单位直接领导,是基层民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参与基层民主活动不是公民参政议政的范畴。

8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83.中美关系: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84.新时期外交的基点:新时期中国外交调整的基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85.中国奉行不结盟原则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也支持不结盟运动,但中国始终未加入不结盟组织,更不是不结盟国家。

8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大二公;领域:大跃进是生产力领域;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生产关系领域。

87.“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化大革命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

8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89.文革后邓小平整顿的突破点并不是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

 

 

14

90.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学科网(****)--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91.三民主义的地位: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

92.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源:学科网ZXXK]

93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三个代表的首要代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5.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96.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97.市、早市、夜市的区别:城市中的市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管理,到宋代发生变化;草市主要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市的地域限制;夜市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时间限制。

98.错误地认为宗教改革代表人物是无神论者: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与天主教会的观点有明显不同,但马丁路德仅是主张改革宗教,而不是废除宗教,他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但并没有抛弃宗教神学思想。

99.当今世界格局的认识:当今的世界格局仍是“一超多强”,美国处于一超地位,多极化仅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第在综合国力上与美国仍有一定距离,短时期内无法撼动美国的一超地位。

100.对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体主要指耕与织的分离,农业、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丝、茶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1.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特点是“一大二公”未改变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人为地提高了公有制水平。

 

 

 

 

1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茂文 主编

编辑:项晓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麻城三中 校长: 张欢 邮箱 mcszxb@163.com 教师QQ群:209696
麻城三中校友QQ群:305032344
学校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 438313 电话 0713----2625452
麻城三中版权所有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