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级通告 > 湖北省信息技术大赛学生活动指南

湖北省信息技术大赛学生活动指南

2014年03月14日 08:59:35 访问量:1628

 

附件1:

 

中小学学生项目活动指南

 

中小学学生项目综合“电脑制作活动”和“NOC活动”对学生赛项的要求统一组织,包含初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复赛(作品评审)和现场决赛三个环节。

一、参赛范围

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含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师范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

(一)初赛项目

初赛是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与活动的必赛项目,由省活动组委会统一命题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

(二)复赛项目

复赛以作品评审为主要方式。

1. “电脑制作活动”复赛项目

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组,项目包括

小学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二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含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微博英语创作、生活创意设计

初中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二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含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微博英语创作、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生活创意设计

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微视频

2、“NOC活动”复赛项目

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特教组,项目包括:漫画创作,动画制作,视频创作。

三、相关要求

(一)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

鼓励广大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选用恰当的制作工具及技巧,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审美表达,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赛作品资格审定

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作品内容不能包含亵渎、低俗的语言或激发对个人、种族或团体仇恨的申明;

严格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否则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在“竞赛网”平台上曝光,通知市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

对包含电脑病毒的作品、不完整和无法正常观看的作品将直接取消其参评资格;

已正式出版的作品(产品)、已在有关网站或媒体上刊登的作品、已在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但不限于: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活动中获得一、二等以上奖项的作品不参加评选。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所有作品必须按照指南要求提供源文件,否则取消作品参评资格。

(三)作品制作要求

学生应独立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完成作品制作;

作品中不能以作品以外的任何网站或网页内容的链接方式作为本作品的内容;

网页作品的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通用的小写英文字母命名规则。

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

四、参赛细则

(一)初赛

1. 初赛报名

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根据各地初赛组织情况,以市(州)活动组委会为单位,使用省活动组委会下发的市(州)账号登录初赛平台(****),在“报名缴费”管理中上传“市(州)学生初赛名单”excel表(附表2),待省活动组委会设置缴费人数和缴费标准后,点击“缴费处理”中的“缴费”按钮进行缴费(选择线下汇款缴费方式),所需缴费金额为缴费人数(人)*缴费标准(元/人)。缴费完成后,市(州)在平台“数据导出”管理的“考生密码下发excel文件”中导出学生参赛用户名、密码,由市(州)组织,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初赛。

2. 考核内容

    考核的题目由客观题加操作题组成,偏重操作及应用,适当增加一些与社会科技发展相符合的前沿性的内容进行命题。小学、初中阶段考核内容结合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编的《信息技术与网络》省编教材各模块制定选题,高中、职业教育阶段考核内容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根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确定考核范围。客观题主要考核基础知识,主要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操作题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主要类型有游戏测试和软件界面模拟操作。客观题和操作题均由考核系统自动评分。

3. 考核方式

初赛采取网络在线考核的形式进行。各地可采用“竞赛网”平台(****)中的“湖北省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初赛平台”在线测试系统实施考核。

初赛成绩合格者可以网上打印合格证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和逐步推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依据。为促进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小学毕业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原则上要求全员参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各地可将考核成绩与信息技术课考试成绩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

4. 成绩查询

    初赛在线测试结束后,市(州)可以在平台“数据导出”管理的“成绩导出excel文件” 中导出参赛考生的成绩。考生也可以使用参赛用户名、密码登录平台,查看测试成绩分数及合格情况(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合格的考生,可以点击打印证书按钮,网上打印初赛合格证书。

(二)复赛

1.复赛方式

获得初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合格证书的学生,可参加复赛项目竞赛与评比。

复赛分为数字作品类、网络学习类、信息科技类三大类别。数字作品项目参赛方式为:通过县级、市级逐级选拔,按照名额推荐优秀作品上报省活动组委会参加评审;网络学习类(包括移动互联网)项目根据全国活动组委会要求直接登陆全国活动官方网站进行在线竞赛;信息科技类项目由市州按照名额推荐参赛选手名单,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竞赛。

2014年4月初省活动组委会对各市、州上报的作品进行技术测试,内容包括提交文档是否齐全、身份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不符合上报要求的作品将退回市州重新补报。

2014年4月中旬,由省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并公布入围全省现场决赛的选手名单。

2.报送时间及名额分配

2014年4月10日前,以市(州)活动组委会为单位统一上报复赛作品、名单及参评费。

每个市(州)推荐名额分配为:

(1)电脑制作活动上报作品总额90件(小学、初中、高中组各30件);电脑制作“‘校讯通’专项绘画、‘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作品由湖北移动协助组织,参赛学生根据全国活动组委会确定的时间,通过“电脑活动”(http://****)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参赛作品。

(2)“NOC活动”数字作品类基础教育组上报作品总额120件(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各40件);特殊教育、中职教育学校作品不限名额。

(3)“NOC活动”网络学习类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http://****)竞赛平台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8日。2014年3月1日至5月31日之间,参赛选手可随时登录NOC网站竞赛平台进行比赛。正式比赛前,选手可进行模拟闯关一次。

(4)“NOC活动”信息科技类项目于4月20日前上报名单,名额为15组(小学、初中、高中组各5组)。

3.报送内容

上报作品时须一并提供电子文档和文字材料,详细要求和内容如下:

(1)电子文档材料(以光盘或移动硬盘形式上报,一式两份)

①市(州)组织工作情况小结(1000字以内,主要反映组织工作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

② “市(州)推荐评委情况表”(附表1)、“学生复赛清单”(附表3)、“市(州)活动组委会信息表”(附表5);

③参评作品文件夹

第一级文件夹:分为“2014(某某市州)电脑制作”、“ 2014(某某市州)NOC活动”;

第二级文件夹:“2014(某某市州)电脑制作”二级文件夹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文件夹;“ 2014(某某市州或高校)NOC活动” 二级文件夹为“高中、初中、小学、职成、特教”五个文件夹;

第三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参评项目名称,如果缺少某项内容,就不建立这项的文件夹。例如本市没有“动画”作品,就不要建立“动画”文件夹;

第四级文件夹:本类作品,每个作品一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学校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中间的分隔符号是英文半角的减号);

第五级文件夹内容为“作品、源文件、资料”三个文件夹,其中“作品”文件夹中的作品文件必须确保能够运行,“源文件”文件夹放作品源文件(注:所有作品必须同时附源文件),“资料”文件夹放“学生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6)、说明PPT、作者照片等。

 

(2)文字材料(以邮寄或送交形式上报)

①附表1、附表3、附表5;

②有作者本人亲笔签名和推荐单位盖章的“学生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6),登记表中须提供作者照片,建议将电子照片嵌入电子文档后打印。

4.项目形态界定(按照“电脑制作活动”和“NOC活动”两大类设置)

“电脑制作活动”作品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项目如下:

(1)电脑绘画(含“校讯通”专项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表现形式可以是运用鼠标或数字笔模拟手绘效果,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手绘效果;也可以是根据主题,利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素材的再加工。

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校讯通”专项绘画作品,应反映“校讯通”应用服务(相关信息请见活动网站),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5MB。

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电脑绘画项目只面向小学、初中组,作者不得超过2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2)电脑艺术设计

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用电脑设计制作完成的原创作品。可以是:商标及符号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

作品要表达某一特定的主题或目的,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体现创作者的设计理念。

作品应强调对艺术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三大基本元素的综合表现能力。

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单纯的电脑绘画、摄影和动态的视频、动画等不属于此项作品的范围。

具体要求如下:

商标及符号标志设计:是将事物对象的性质、精神、内容、理念、特征等内在的意念,以形象、文字或形象与文字综合构成一个简洁、具体可见的图形,该图形即为标志。

商标包括企业标志、商品标志;符号标志(非商标)包括政府、机构、学校、活动、团体、公共信息、设施的标志,如路标、会标等。

标志设计力求创意主题突出,形式美观动人,信息传达准确,大众喜欢。

企业形象设计:是企业形象的视觉载体VI,将标志、广告、包装、POP等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其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塑造企业与众不同的、良好的形象特征,促进产品销售,提高企业知名度。它由基础形象设计和应用系列设计构成。

基础设计包括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象征形象等;

应用设计包括办公用品系列、产品形象、包装、广告、环境、车辆、服装、展示、礼品系列等。

产品包装设计:是对制成品的容器及包装的结构和外观进行设计。分为商业和工业包装两大类。工业包装设计以保护为重点,商业包装设计以促销为主要目的。

从商品生产者、商品及销售对象三方面进行定位。先进的包装结构设计,根据包装结构提供外观版面,通过文字、标志、图像、色彩等视觉要素编排设计表现,达到信息充分正确,外观形象悦目,富于品牌的个性特色。

书籍装帧设计:是为使书籍获得具体形态,从材料、工艺、技术和艺术等方面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分为封面、插页的美术设计和对版式、印装工艺及材料的技术设计。书籍装帧艺术语言塑造装帧形象来反映书刊的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及个性风格,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方法才能够达到整体版面美观易读的效果。

展示艺术设计:是指将特定的物品,按照特定的主题、目的加以摆放和演示的设计。它是以信息传达为目标的空间设计形式,包括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博览会和各种展销会、商场内外橱窗、展台、货架陈设、庆典布置等。“物”、“场地”、“人”和“时间”四个要素是成功的展示设计的基础。

展示设计以多项设计技术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吸收科技、文化、艺术以及经济成果,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市场学和创造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

工业产品设计可分为式样设计、形式设计和概念设计。包括: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家电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文教用品设计、医疗器械设计、通讯用品设计、工业设备设计和军用品设计等。

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仅在高中组开展,作者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3)电脑动画(含“健康教育”专项动画。其中小学、初中组为二维动画,高中组分二维、三维两类)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动画角色和场景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运用动画画面语言完成的原创作品。

其中:高中组按照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分别设组别。利用三维制作软件进行创作的动画属电脑动画(三维)组作品。三维动画作品中可以嵌入二维动画影像,但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20秒。

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不限。

“健康教育”专项动画作品本年度主题包括:个人卫生、学校环境卫生,青少年营养与食品安全,气候变化、灾害预防及环境保护等。

二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

三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电脑动画项目作者小学、初中组不得超过2人,高中组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4)网页设计

使用HTML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专题信息的作品。

作品应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内容要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避免简单的资料堆砌。

在水平分辨率为1024(或以上)像素的显示屏上浏览时,页面保持整齐、美观。

作品(非压缩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

网页项目参赛选手小学、初中组不得超过2人,高中组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5)计算机程序设计

以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软件。可以是管理系统类、工具类、辅助学习类、益智游戏类和移动互联类等软件。

作品要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思想、贴近作者学习生活、并可为社会应用和科技创新服务。

作品需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实现顺利、直接地安装和运行并能顺利完全卸载。要求同时提交操作使用说明、功能演示录屏解说文件和其他配套软件及插件等。

程序设计项目仅在高中组开展,作者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6)电子板报(含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纸及墙报作品。内容应反映班级或校园生活,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应有相应的网址和电子信箱,内容的原创成分应达到60%。通过网上下载或其他渠道搜集、经作者加工整理的内容,不属于原创范畴。

电子板报应含有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数、导读栏等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链接。

作品(含其中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

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要求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组委会提供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具软件,参赛者可在大赛网站上免费在线使用。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电子板报项目只面向小学、初中组,作者不得超过2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7)“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使用角色、色彩、场景、动作、音效、叙事等动漫艺术语言完成的、并适合在手机终端播放的、反映“校讯通”应用服务动漫作品。包括手机多格漫画(连续播放四格以上)和手机动画。

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和场景要求原创,可用漫画或写实艺术等手法来体现主题内容。

提交的播放文件格式为SWF、3GP、 MPG、AVI、MOV等常用格式。应提交两份播放文件:一份分辨率为240×320像素,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MB;一份分辨率不小于720×576像素,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MB。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校讯通”应用服务相关信息请见活动网站。

手机动漫创作项目只面向初中、高中组,参赛选手初中组不得超过2人,高中组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8)微博英语创作

微博英语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并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进行分享、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

英语数码故事由文本形式的英语故事脚本、故事英文摘要和视频格式呈现的数码微故事组成。其中,英语故事脚本是制作数码故事的依据,词汇数不超过500个;故事英文摘要是英语数码故事内容的简要介绍,每条不超过140个字母;数码微故事是根据英语故事脚本,通过将表现主题内容的一组图片或相片,应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集成为视频格式,再配上英文字幕、英语配音和音乐等要素创作而成。

制作的英语数码故事需上传至网盘存储,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MB。其中的数码微故事需在个人微博上发布。

创作英语数码故事中如引用他人创作的图片或相片,需注明出处。

微博英语项目仅在小学、初中开展,选手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9)3D创意设计

参考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使用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软件(活动组委会指定制作软件,可在活动网站免费下载试用版)按规定主题创作设计的作品。要求首先完成设计说明文档,根据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搭建和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

作品设计的实物尺寸不超过150mm*200mm*200mm,薄厚不小于2mm。

创新未来设计(指定使用GQY《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V2.0》)

初中组主题:“概念水面船”。从外形、功能等方面进行设计,水面船的动力源和航行区域不做约束。

高中组主题:“智能两轮车”。对两轮车从外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设计。依据人类行走时的平衡模式原理,整体三维形态依据《设计几何学》原则,创造出经典的几何美学风格,展示设计背后的对称、有序和视觉平衡,以及自然之美的比例规律。对车辆的动力源和工作环境不做约束。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作品(cn3d文件)、演示动画(SWF、MPG、AVI等常用格式)、设计说明文档。

作品(含设计作品、演示动画、设计说明文档)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创新三维设计(指定使用四维拓智《三维设计教学软件》)

初中组主题: “未来桥梁”。在保证桥梁整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从功能、外观、文化、实现性等方面结合自己设定的场景进行设计。

高中组主题:“智慧汽车”。从车辆结构、系统控制、智能自动化等方面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车辆的动力源和工作环境不做约束。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作品(ICS或EXB文件)、演示动画(SWF、MPG、AVI、MOV等常用格式)、设计说明文档。

作品(含设计作品、演示动画、设计说明文档)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

3D创意设计项目只面向初中、高中组,参赛选手初中组不得超过2人,高中组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10)微视频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视听语言表现内容的视频作品。

作品应为原创,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题材不限。

参赛作品须加设中文字幕。视频格式为MPG、MPEG、WMV、AVI、MP4、MOV等常用格式。建议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不超过5分钟。

建议一并提交:内容素材来源说明文档(含选题、故事、图像、声音等)和作品所使用镜头与声音的原素材。

微视频项目仅在高中组开展,作者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11)生活创意设计

参照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使用欧特克Sketchbook软件(可在活动网站免费下载试用版)创作的主题作品。作品应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对现有事物不足之处的改进,能够体现作者的创意理念。

以“创意灯具”为主题。在保证所设计灯具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从美观性、实用性等方面结合自己设定的场景进行创意设计。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作品(TIFF文件);设计说明文档。

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生活创意设计项目只面向小学、初中组,选手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NOC活动”作品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特教组,项目如下:

(1)漫画创作

漫画创作是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作品。本届主题定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或自选主题。内容要求原创、健康、积极向上。四格、多格,黑白、彩色不限。鼓励自创漫画人物,如作品为多格漫画,可通过软件中文件选项里的新加页来建立第二页、第三页等,不必每格都放在同一页内。

作品格式限为.bmp、.jpg其中一种,并在作品申报表中注明,同时提交源文件(分层图300dpi或矢量图)。

在提交作品的同时,还须提交一个作品创作演示文稿(包含作者介绍、作品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原创内容说明等内容)。

单纯的数字摄影、手绘作品扫描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每件作品作者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2)动画制作

运用计算机动画设计工具创造具有活动角色的动画,题材健康向上,画面紧凑精美,人物性格鲜明,播放流畅,有较强的可读性。本届主题定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或自选主题。保证动画可以在标准的计算机上顺畅播放,视频解像度为640×480以上。作品长度3~5分钟。小学组要求有1个以上动画角色,同时配有音效;初中组要求有1个以上动画角色,具有简单的场景和情节,同时配有音效;高中组要求有1个以上动画角色,具有完整的场景和情节,同时配有音效。

作品格式限为.swf、.flv其中一种,并在作品申报表中注明,同时提交源文件。在提交作品的同时,还须提交一个作品创作演示文稿(包含作者介绍、作品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原创内容说明等)。

每件作品作者限报1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3)视频创作

鼓励参赛选手结合课堂学习、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世界、思考生活,把感悟融于小剧本中,用手机或DV设备进行拍摄,通过影像的视觉效果,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反映自己眼中独有的世界。由参赛选手自定主题进行创作。作品格式可为3GP、AVI、MP4其中一种。

每件作品作者可报1—3人,限报1名指导教师。

(4)网络中文、网络英文、应用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智慧闯关竞赛形式:

网络中文:第一关中文录入;第二关选择、判断;第三关组字;第四关微小说创作。折合分数相加为选手最终得分;各组别依据组委会给定名额入围现场决赛。

网络英文:第一关英文录入;第二关选择、判断;第三关单词魔方);第四关微小说创作。

应用数学:第一关选择、判断;第二关反转记忆;第三关数独;第四关数学应用方案。

综合实践能力:人文科学实践能力考核、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考核(小学组30分钟,初中组40分钟,高中组50分钟。竞赛题型为客观题。免费模拟练习3次,付费模拟练习不限次,正式考核1次);领导影响力考核(60分钟/组别。竞赛题型为选择题。免费模拟练习3次,付费模拟练习不限次,正式考核1次。

网络中文、网络英文、应用数学三项评委在线评分(满分90分)与网络投票(每100票计1分,最高可加10分)折合分数相加为选手最终得分;综合实践能力三部分竞赛内容正式考核可一次进行,也可分时进行,三部分竞赛内容成绩相加为选手在线竞赛的最终成绩。各组别依据在线竞赛最终成绩排名,按组委会规定名额产生现场决赛入围选手。

以上四个赛项,分别限1人独立参赛。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5)信息科技类要求见本附件最后一部分(第16

(三)现场决赛

2014年5月初将组织入围全省决赛的选手参加现场决赛,并确定我省上报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的名单。

决赛方式:技术测试+答辩

1、技术测试:作者根据命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机操作独立完成命题作品,由评审组专家现场审议其使用电脑及相关制作工具软件的熟练程度。

组委会将在现场提供有关电脑设备、制作工具(软件)和部分素材资源。

2、答辩: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作者,在8分钟时间内演示、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回答评审组专家的现场提问。

五、活动收费

根据鄂价费函[2009]108号文件批准,“竞赛活动评审费”收费标准为:初赛评审费每人15元,复赛评审费每件作品30元(两项活动均对贫困学生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请贫困学生提供村、乡镇、县三级贫困证明)。

六、活动组织

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承办,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协办。各市州县活动组委会负责辖区内学生的参赛组织及作品上报,各市州县移动公司负责配合组织电脑制作活动中“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以我和‘校讯通’为主题内容的手机动漫创作”两个项目作品的培训、征集、上报工作。

在组委会审定的综合评审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现场决赛情况最终确定作品获奖等级。本次活动原则上按照每个组别每个单项设置一、二、三等奖。

本次活动设组织奖,对活动中组织得力、综合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将学生的比赛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志性成果或高中招生的优录条件,将老师的辅导成绩作为职称评聘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根据全省现场决赛确定的名单,将推荐优秀作品上报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NOC活动”。并根据全国活动安排,组织我省入围全国大赛的选手参加全国现场决赛。下一届省内学生活动将于2014年10月启动。

七、活动联络

省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B座9楼,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资源部;联系人:王俊杰、李飒;邮编:430071;电话:****;电子邮箱:e21jiao****@qq.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某某市14年竞赛学生项目”);e21全省教研QQ群:145329713。

文件查询及附件下载地址:湖北教育信息网(e21网站)(****)“信息化动态”栏目;e21网站“竞赛活动”分网站(****);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官方网站(****);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官方网站(****)。

 

 

 

 

 

 

 

 

 

 

 

 

 

 

 

 

 

 

 

 

附表1:

推荐评委情况表

推荐单位:市(州)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擅长项目

中小学

学生项目

□电脑绘画(漫画) □电脑动画(二维)  □电脑动画(三维)

□电脑艺术设计     □网页设计制作     □计算机程序设计

□手机动漫创作     □微博英语创作      □视频创作 

□生活创意设计     □电子板报          □3D创意设计      

教师项目

□教学实践评优   □课件             □主题论文

精品开放课程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学校项目

□校本课程探究评优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      )-

手机

 

电子邮箱

   

QQ号

 

近三年专业工作简历:

推荐意见:

 

(市级教育部门签章)

                                                      2014年   

1、推荐评委的基本条件:每市可推荐5名评委,分别是中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电教人员,如推荐评委来自同一个领域(单位)时,只选择其中之一。

2、各市(州)推荐评委人选将进入“评审专家库”,组委会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遴选,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推荐单位和本人。

 

 

 

 

 

 

 

附表2:

________市(州)中小学学生初赛名单

填表说明:

组别:小学、初中、高中       

年级: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               

联系电话和邮箱填写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必填)。

序号

组别

年级

市(州)

区县

参赛者

姓名

参赛者

学校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或QQ

1

 

 

 

 

 

 

 

 

 

2

 

 

 

 

 

 

 

 

 

 

 

 

 

 

 

 

 

 

:此表请于2014年3月30日前以excel电子表格方式上报省活动组委会,于2014年3月3日至4月15日之间根据各地初赛活动安排进程,

 

附表3:

________市(州)学生复赛(作品评审)清单

填表说明

组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特教

项目:

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项目

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二维、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微博英语创作、生活创意设计、“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创新三维设计)、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微视频。

中小学“NOC活动”项目

数字作品类:漫画创作,动画制作,视频创作。

信息科技类: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机器人创意闯关(RTEC)竞赛、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智能机器人竞赛(环保主题)。

作者数量按每个项目具体要求填写,多填无效。联系电话和邮箱填写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必填)。

序号

组别

项目

市(州)

区县

作品

名称

制作

单位(全称)

作者

指导

老师

联系

电话

电子邮箱或QQ

1

 

 

 

 

 

 

 

 

 

 

2

 

 

 

 

 

 

 

 

 

 

 

 

 

 

 

 

 

 

 

 

注:此表请加盖公章,中小学学生作品复赛清单请于2014年3月31日前与作品同时上报省活动组委会(包括电子版和纸质打印版)。中小学NOC活动”信息科技类参赛名单于420日前上报。

附表4:

________市(州)中小学教师、学校参赛作品清单

填表说明

组别:小学、初中、高中、幼教、中职、特教

项目:

基础教育组、幼儿教育组、特殊教育组:教学实践评优(含移动终端课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课件(含PPT课件、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主题论文(2014年主题: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等职业教育组:课件、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

作者填在作者栏中,多个作者用“、”隔开,作者限3人以内,多填无效。联系电话为必填。

序号

组别

项目

市(州)

区县

学科

作品

名称

制作

单位(全称)

作者

联系

电话

电子邮箱或QQ

1

 

 

 

 

 

 

 

 

 

 

2

 

 

 

 

 

 

 

 

 

 

 

 

 

 

 

 

 

 

 

 

注:此表请加盖公章,于2014年4月20日与作品同时上报省活动组委会(包括电子版和纸质打印版)。

 

附表5:

________市(州)活动组委会信息表

活动组织单位

 

组委会

组织机构

 

姓名

职务

单位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姓名

 

性别

 

职务

 

单位及详细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真

 

手机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QQ

 

(市、县教育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请于2014年3月20日前,由活动组织单位填写盖章,寄原件至省活动组委会,并同时发送Word格式电子表格至电子邮箱:e21jiaoxue@qq.com

附表6:

 

 

 

(以上由组委会填写)

学生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名称

 

作品容量

MB

组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特教   □高校

项目

名称

电脑

制作

小学

电脑绘画   “校讯通”专项绘画   电脑动画(二维)

“健康教育”专项动画   网页设计  微博英语创作 

电子板报(含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  生活创意设计

初中

电脑绘画  “校讯通”专项绘画  电脑动画(二维)  生活创意设计

“健康教育”专项动画  网页设计  “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 

电子板报(含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校刊校报)  微博英语创作 

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  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 

高中

电脑艺术设计  电脑动画(二维)  电脑动画(三维)  “健康教育”专项动画  网页设计  计算机程序设计  “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  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  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  微视频

NOC

中小学                  

□动画制作  □漫画创作  □视频创作  □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    □机器人创意闯关(RTEC)竞赛  □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  □智能机器人竞赛(环保主题)

作者姓名

性别

作品制作中承担的任务

身份证号*

学校和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

性别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职务/职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邮箱或QQ

 

联系电话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议使用电子版打印

 

作者2寸免冠照片

建议使用电子版打印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

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的原创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或著作权。

我(们)同意活动组委会合理使用我(们)的作品,并将我(们)的作品整理、编辑、加工、制作成《优秀作品集锦》。

              *注:未满16周岁中小学生,按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填写。

                  作者签名(不得打印或代签):

     

背面仅作品类项目填写):

作品创作说明

创作思想(解释作品创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创作过程(解释运用了哪些技术或技巧完成主题创作,哪些是得意之处

原创部分(列明哪些部分属自己原创)

 

 

 

 

 

制作用软件及运行环境

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

                                                                          

注:此表请加盖公章,于2014年3月31日与作品同时上报省活动组委会

 

 

 

 

 

 

 

 

接NOC活动项目(5)

中小学NOC活动“信息科技类”项目参赛要求

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

一、竞赛目标

为了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鼓励机器人爱好者在机器人搭建和使用中自主创新,以创新为主题,设计制作各种新颖的机器人,经现场编程来完成,从而推动机器人应用的不断发展。

二、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二)参赛人数:2人/团队。

(三)指导教师:1~2人(可空缺)。

三、竞赛过程

(一)现场机器人创新搭建和编程(含场地测试)。

1.参赛队的学生队员检录后方能进入赛场。裁判员对参赛队携带的器材进行检查,所有器材必须保持相对独立,除机器人处理器、电机、电机驱动卡、传感器等电子部件外,其他所有组成部分不得具备独立功能,即其他所有零件不得以焊接、铆接、粘接等方式组成部件。参赛队员不得携带U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照相摄像设备及通信工具。

2.所有参赛学生到场就位后,裁判长以抽签方式决定任务项目及顺序并公布。

3.参赛选手打开计算机,根据所用的器材,选择组委会预安装的配套软件进行使用。不得上网下载任何程序,不得使用相机等设备拍摄比赛场地。

注:竞赛用计算机统一提供,禁止使用选手自带的计算机、掌上电脑、机器人处理器内嵌的系统进行编程。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须自名单公布之日起5天内提交其压缩后的竞赛用编程软件,rar或zip格式均可,命名方式为“RIDSC+学校名称+选手姓名”(提交采用网络方式,具体传送形式待组委会通知);组委会对提交的编程软件进行检查,确认软件中没有内嵌已经编写好的程序;选手可以U盘形式备份编程软件并交由其到场领队或指导教师代为保管,如所提交编程软件发生损坏而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进行,在裁判长确认并审核后方可启用备份编程软件(耗时计入“竞赛时长”);选手应具备自行安装机器人驱动程序和进行编程软件环境参数设置的能力。

4.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机器人搭建、编程调试后,进行抽签,按照抽签编号将机器人排列在赛场与之相对应的指定位置。

(二)搭建机器人创新点与设计思路陈述与答辩。

1.参赛队2名队员按照抽签顺序均须参加陈述与答辩。

2.陈述与答辩后将机器人放回原来的位置。

(三)现场技能挑战。

1.按抽签顺序逐队进行。

2.参赛队员在指定位置领取自己的机器人后进入赛场的比赛区,在1分钟内未到场的参赛队或只有1名队员到场均被视为弃权。

3.参赛队员将自己的机器人放入出发区,机器人的任何部分及其在地面的投影不能超出出发区。

4.启动前准备工作不超过1分钟,完成准备工作后,参赛队员应向裁判及时示意。

5.参赛队员在裁判给出“开始”启动命令后,可以触碰一个按钮或给传感器一个信号去启动机器人。在“开始”命令前启动机器人将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

6.机器人一旦启动,就只能受自带的控制器中的程序控制,参赛队员不得以任何工具、任何方式“遥控”机器人,或在场地上及周围环境以任何方式引导机器人的行动。参赛队员不得接触机器人(重试的情况除外);启动后的机器人不得故意分离出部件或把机械零件掉在场上。偶然脱落的机器人零部件,由裁判随时清出场地。为了策略的需要而分离部件是犯规行为;启动后的机器人如因速度过快或程序错误完全越出场地边界,或将所携带的物品抛出场地,该机器人和物品不得再回到场上。

7.机器人在运行中如果出现故障,参赛队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重试。裁判员同意重试后,场地状态保持不变,参赛队员可将机器人移回出发区,重新启动;每轮比赛只能有一次重试机会,重试期间计时不停止,也不重新开始计时;重试前机器人所完成的任务无效。

8.参赛队在规定竞赛时长内完成技能任务并返回出发区后,裁判即刻停止计时,结束比赛;如未在规定竞赛时长内完成技能任务,裁判给出结束命令后,参赛队员应立即切断机器人的电源,并不得与场上的机器人或任何物品接触。

9.裁判记录场上状态,填写记分表。参赛队员应确认自己的得分并签字,并尽快将自己的机器人放回指定位置。

10.裁判或志愿者将场地恢复到启动前状态。

11.技能挑战为两轮,参赛队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允许简单维修机器人但不得重新下载程序,更不能打乱下一轮出场顺序。

四、竞赛时长

(一)现场机器人创新搭建、编程(含场地测试):小学组120分钟,初中组110分钟,高中组100分钟。

(二)搭建机器人创新点与设计思路陈述与答辩:陈述不超过3分钟,答辩2分钟。

(三)现场技能挑战:小学组60秒,初中组70秒,高中组80秒。

五、技能主题

君子好“球”(球技争霸)。

六、技能场地

                           

 

 

 

 

 

 

 

 

 

 

 

 

 

 

 

 

 

 

 

 

(一)场地内部尺寸长、宽各为3000mm,由木工板制成的三块底板拼接而成,厚20mm。场地四周装成白色木质围栏,栏高200mm,厚15~20mm。

(二)场地地面为灯箱布或亚光相纸铺设而成,所有线条直接喷绘在地面材质上,4条黑色引导线宽度为20mm。

(三)蓝色机器人出发区尺寸长、宽各为300mm,出发区域内无黑色引导线。

(四)足球技能挑战区:尺寸为长1000mm、宽600mm;两根圆形木质球门立柱尺寸为高200mm、直径50mm,一根木质球门横梁尺寸为长400mm、宽40mm、高40mm;立柱与底板、立柱与横梁均用双面胶粘贴;球门无网,与罚球点垂直并居中,罚球点直径50mm;比赛用“足球”为标准白色乒乓球。

(五)篮球技能挑战区:尺寸为长1000mm、宽600mm;篮筐直径150mm,与场地底板垂直距离为400mm,材质为塑料或铁丝,无网;篮筐与高300mm、宽100mm、厚20mm的木质“篮板”垂直固定,木质板的另一端连接在场地围栏水平居中的位置;投篮区与篮筐在同一直线并居中,外径尺寸为长300mm、宽148mm、黑线宽度为20mm;比赛用“篮球”为标准白色乒乓球。

(六)保龄球技能挑战区:尺寸为长1000mm、宽600mm;球道宽200mm,两侧木质围栏长600mm、高50mm、厚20mm;球瓶区为长100mm的等边三角形;放置六个圆柱塑料球瓶直径25mm、高50mm,空心;抛球线,宽20mm、长200mm;木质球架长40mm、宽40mm、高100mm,与黑色引导线和抛球线平行垂直距离均为150mm,微凹;比赛用球为标准英式或美式高尔夫实物球。

(七)高尔夫球技能挑战区:尺寸为长1000mm、宽600mm;“球洞”为一绘制在地面上的直径100mm的空心圆;木质球托直径30mm、高5mm,微凹;球洞与球托的圆心在同一直线;比赛用球为标准英式或美式高尔夫实物球。

(八)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边框上有裂缝,光照条件有变化等。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

七、技能任务

(一)小学组:机器人由出发区启动后,在规定竞赛时长内连续完成两种球技挑战(球种和顺序由裁判长现场抽签公布)并返回出发区。

(二)初中组:机器人由出发区启动后,在规定竞赛时长内连续完成三种球技挑战(球种和顺序由裁判长现场抽签公布)并返回出发区。

(三)高中组:机器人由出发区启动后,在规定竞赛时长内连续完成全部球技挑战(顺序由裁判长现场抽签公布)并返回出发区。

(四)技能解析:

足球:为罚点球一次,球由裁判提前放置;机器人可采用整体或部分运动撞击足球的方式;足球完全越过球门线即为进球。

篮球:为定点投篮一次,球由选手于机器人出发前预装;投篮时,机器人必须有任意一部分垂直投影位于“投篮区”范围内;可采用弹射、抛投等各种方式进行投篮,但力量不能威胁到周边人员安全或破坏场地;机器人扔出的篮球如果没有撞击或剐蹭在“篮板”上,则视为任务失败;篮球整体穿过篮筐即为进球。

高尔夫球:为“挥杆”击球一次,球由裁判提前放置;机器人上必须具有能独立挥动的“杆”状构件,如采用机器人车体撞击方式,则视为任务失败;高尔夫球垂直投影任意一部分越过“球洞”边缘,即为进球。

保龄球:为自主取球并“滑步”抛击球瓶一次,即机器人必须将球完全从球托上取下并抛入球道;如直接对球托上的球采取撞击、拨动等方式使其进入球道,则视为任务失败;保龄球击倒任意数量球瓶即为击球有效;球和球瓶由裁判提前放置。

返回:机器人完成所有任务后,垂直投影的任意部分进入“出发区”则视为机器人返回,记时停止,比赛结束;当机器人没有完成所有任务之前可随意进入或经过出发区,此时不被视为返回,比赛正常进行。

八、机器人

(一)自备机器人散件器材不限,可以是机器人套材,亦可根据参赛选手实际情况携带其他材料,允许混合使用;鼓励搭建材料的多样化。

(二)现场机器人搭建前,所有自备散件必须通过裁判检查,并确认机器人主机中的程序已被清空。

(三)每支参赛队只能使用一台机器人。

(四)出发区内,机器人外形最大尺寸不得超过长300mm、宽300mm、高300mm。开始比赛后(包括完成任务返回出发区时),机器人可以超出此尺寸限制。

(五)机器人上必须标示参赛队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

(六)机器人所用的控制器、电机、传感器及其他结构件数量不限。但机器人的控制器、电机、传感器必须是独立的模块。机器人的重量不得超过3kg。

(七)机器人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可靠固定,不允许分离或脱落在场地上。

(八)为了安全,机器人所使用的直流电源电压不得超过12V。

(九)不允许使用有可能损坏竞赛场地的危险策略。

(十)机器人限通过“按下按钮”或“给传感器信号”的方式进行启动,成功启动后机器人必须自主运行。

九、评分标准

(一)现场搭建:占选手成绩的30%。

1.创意:30分。

2.外观:10分。

3.制作工艺:30分。

4.任务策略及算法:30分。

(二)陈述与答辩:占选手成绩的10%。

(三)技能挑战:占选手成绩的60%。

1.小学组:在60秒内连续完成两种球技挑战并返回出发区。其中,每完成一种球技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将足球踢向球门方向、将篮球抛出撞击篮板、按要求击打高尔夫球、将保龄球抛入球道)计30分,成功返回出发区计20分;每球技项目如出现“进球”(如足球进门、篮球入筐、高尔夫球进洞、保龄球击倒至少一个球瓶)则每进一球加10分,满分100分。

2.初中组:在70秒内连续完成三种球技挑战并返回出发区。其中,每完成一种球技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将足球踢向球门方向、将篮球抛出撞击篮板、按要求击打高尔夫球、将保龄球抛入球道)计20分,成功返回出发区计10分;每球技项目如出现“进球”(如足球进门、篮球入筐、高尔夫球进洞、保龄球击倒至少一个球瓶)则每进一球加10分,满分100分。

3.高中组:在80秒内连续完成全部球技挑战并返回出发区,其中,每完成一种球技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将足球踢向球门方向、将篮球抛出撞击篮板、按要求击打高尔夫球、将保龄球抛入球道)计18分,成功返回出发区计8分;每球技项目如出现“进球”(如足球进门、篮球入筐、高尔夫球进洞、保龄球击倒至少一个球瓶)则每进一球加5分,满分100分。

4.规定竞赛时长内完成技能任务,每提前1秒加1分。

5.未按规定顺序完成的项目,该项目不计分。

十、竞赛违规

(一)参赛队每迟到1分钟判罚10分,如果2分钟后仍未到场,则取消比赛资格。

(二)第1次误启动将给予警告,第2次误启动将取消比赛资格。

(三)策略分离部件视为违规,情节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四)机器人高速冲撞场地设施并导致损坏,第1次给予警告,第2次则取消比赛资格。

(五)比赛中,参赛队员有意接触比赛场上的物品或机器人,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偶然的接触可以不当作犯规,除非这种接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最终得分。

(六)不听从裁判的指示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七)在赛场内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和通信工具,不管什么原因,将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十一、相关说明

(一)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二)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三)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

(四)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

(五)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机器人创意闯关(RTEC)竞赛

一、竞赛目标

(一)培养青少年在科学基础知识、机械、电子方面的创意思维,增加他们对物理、能量转换、再生能源及机械电子设计的认识与应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参赛队伍以积木零件、各类生活用品搭建不同的关卡,并把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计巧妙地加入其中,展开研究和动手设计及搭建机关组件的神奇旅程,尝试在关卡设计上应用不同的力学及智能、机械原理。

(三)RTEC释义:“R”,ROBOT机器人;“T”,Thought思想、想法;“E”,Educate训练、培养;“C”,Cooperate合作、互助。

二、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二)参赛人数:不超过4人/团队。

(三)指导教师:1人。

(四)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

三、竞赛评审

(一)评审原则:作品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分。

(二)制作时长:3小时。

(三)作品限制:限制面积为180厘米×60厘米(长×宽),高度不限,但须能稳固陈列于会场提供的展示桌上。

(四)关卡数量:小学组须设立5个关卡以上;初中组和高中组须设立7个关卡以上。关卡须包含智能关卡、科学原理关卡、绿色能源关卡、地方特色关卡。

1.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

机器人技术应用是指在作品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关卡的动作或传递,从而提高参赛作品的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至少有3个关卡使用了机器人技术。

(1)部件要求:

从硬件上来说,机器人技术所应用的必需部件为控制器(如单片机、主板),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执行器(如直流电机、舵机)、传动件(如齿轮)。

不同关卡之间可以共享一个控制器,也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控制器。

从非硬件方面来说,机器人技术是指机器人的控制思想、方法及原理,以及实现这些技术的程序及控制软件。

(2)应用方式: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分为直接式和分散式两种方式。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直接应用机器人个体,如智能车、仿生六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将机器人关键部件通过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能够智能或自动完成某些作业任务的功能物件,如自动供球器、自动门闸等。

(3)得分总则:

至少有3个关卡必须进行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否则当弃权处理。每个关卡不限定机器人的应用方式。关于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作品得分由数量分及顺畅度决定。

(4)规则详解:

①数量分:每个有效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关卡得5单位分。数量分累计不超过15单位分。

②应用有效性:在直接式应用中,相同类型的机器人无论数量多少都被列为同一个机器人,不重复得分。换句话说,“相同类型的直接式应用只有一个有效,可以得分。而其它的均无效,不能得分”。直接式应用的有效性最终由裁判进行判定。

直接式应用中的机器人类型划分如下表所示:

序号

类型

举例说明

备注

1

轮式机器人

四轮车、三轮车

 

2

飞行器式机器人

直升机、螺旋桨飞机

飞行器可以飞行,也可以使用轮子进行滑行,但特征部位必须能够动作,如螺旋桨旋转。

3

履带式机器人

坦克车

 

4

遥控机器人

凡使用了遥控方式控制的机器人均为遥控机器人

当遥控机器人用在第一关时,可以人工进行手动遥控;当遥控机器人用在中间环节时,禁止手动操作。

5

船式机器人

螺旋桨推进船

船体可以在水中游动,也可以使用轮子进行滑行,但特征部位必须能够动作,如螺旋桨旋转。

6

仿生多足类

机器狗

 

7

仿生双足类

创意小金刚

 

8

仿生扑翼类

机器鸟

 

9

仿生蛇类

机器蛇,机械虫

 

10

仿生鱼类

机器鱼

 

在间接式中,机器人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主要由裁判进行判定,主要根据传感器种类及机器人功能来判断。与直接式相似,“相同类型的间接式应用中只有一个有效,能够得分。而其它的均为无效,不得分”。间接式应用的有效性最终由裁判进行判定。

传感器类型

序号

类型

举例说明

1

光电式传感器

光敏电阻、红外线

2

电磁式传感器

电子罗盘

3

滚珠式传感器

滚珠倾转探测器

4

接触式传感器

接触开关

5

加速度计类

加速度计

6

超声波类

超声波传感器

(5)3个指定机器人关卡:

3个指定关卡分别为遥控控制、红外线控制和接触开关控制。

序号

关卡类型

传感器类型

启动方式

应用方式

1

遥控控制

使用遥控器

通过人工或非人工的方式操作遥控器来启动机器人

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

2

红外线控制

红外线传感器

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来启动机器人

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

3

接触开关控制

接触开关

通过接触开关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来启动机器人

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

三个关卡的顺序和位置并不硬性规定。例如,可以将第一关设为遥控控制关卡,也可以将其它关设为遥控控制关卡。但仅当在第一关时可以人工操作遥控器,在其它关卡处不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可以通过杠杆等方式来操作遥控器。

2.科学原理关卡:科学原理应用是指运用势能、动能、杠杆原理、力学原理、化学原理、物理原理等科学知识设计多个关卡。

3.绿色能源关卡:是指应用水力、风力、磁力、太阳能等能源于作品中。如:使用水力为作品提供动力;使用风力对下一关进行触发等。

4.地方特色关卡:能表现参赛队伍所在地的地方特色关卡。

作品可采用积木式搭建、智能机器人系统(品牌不限)、绿色能源系列产品参与制作,另外组合部件可用生活中物品配备。

5.特别说明:不能使用具爆炸性、易燃性、有毒有害及破坏场地的配件制作作品,一经发现,马上取消比赛资格。

(五)主办单位不提供各组别外接电源,所有参赛者需用绿色能源系统或自备充电电池(1.5v)作为动力。为提倡本活动宗旨及响应环保,鼓励使用金属燃料电池等蓄电池或“绿色能源应用”系统。

(六)材料及组装限制:

1.所有参赛队伍请携带未经组合的智能机器人、积木零配件。

2.可携带其它未加工的原料,如木板、铝罐、旧衣服等生活用品入场。

3.所有零组件一律于比赛时间内现场组装,如发现有违反情形,将取消比赛资格。

(七)关卡标签:所有关卡皆需以承办单位提供之卷标贴纸注明特性,包含智能关卡、科学原理关卡、绿色能源关卡、地方特色关卡等。请参赛者自行打印使用,将贴纸胶封为防水性更佳。竞赛现场恕不提供关卡贴纸。

(八)评分标准:

1.基本运作方式:移动对象(如球、滚轮等)若半途中有卡住现象,可以用手或其它对象使之前进;若移动对象于进行中掉落,可捡取对象重置于掉落关卡前重新启动(须马上重新启动,不得拖延时间)。

2.时间限制:各组评分时间为5分钟(包含设计陈述),在4分钟内可以多次重新开始,成绩以表现最佳的一次计分。各组在4分钟内若选择不重新开始,可由失败关卡重新启动,扣分方式请参考“计分标准”。

3.不同关卡可重复使用相同原理的组件。

4.计分标准:

(1)科学关卡:结合不同科学原理运用为一关。在同一关卡内,结合越多不同的科学原理,得分即越高,如科学原理A+B、A+B+C、A+C、B+C等,若关卡重复使用科学原理,则该关卡不列入计分。关卡数判定由裁判认定。

(2)智能关卡:结合智能机器人设计3个关卡,参考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单个指定智能关卡计5分,顺畅完成不扣分,共计15分。

(3)绿色能源运用:如有使用太阳能、风力、水力及磁力等环保能源运用。太阳能、风力、水力以意象表现,如太阳能以过关启动LED照亮太阳能板,但同时启动电池代替电力产生。水力以小固体(如绿豆)代替水……

(4)关卡创意性:该关卡具高度独特性,且有多重机制。创意性又可分为独创性、多样性及学校所在地方特色等三项。关卡创意度加分由裁判认定。

(5)顺畅度(稳定度):失败后选择关卡重头开始,若所有一次成功亦可加10分;失败后,关卡用手或其它对象使之前进则无顺畅度加分。

(6)关卡计算:不同关卡需要贴上打印的标签贴纸,以支持评审明确判断关卡。贴纸共分智能关卡、科学关卡、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力、磁力)、地方特色关卡四大项,但最终关卡数由裁判进行判定。

(7)扣分:智能机关停止(卡住)一次扣1分;动力组件掉落即移动对象掉落一次扣2分;未设三个机器人应用关卡扣10分,未设运输车关卡扣5分;一道关卡未贴标签扣1分,扣至10分为止;作品超过上述限制者扣10分。

五、指定机器人智能及科学原理关卡

每队必须建立如下指定机器人智能和科学关卡。

指定关卡说明

1、机器人智能应用。

见: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必须有3个智能机器人关卡。

2、运输车(可用机器人小车设计)。

设计一台运输车,该车必须靠承载货物之动作启动。运输车负载该货物后,须爬坡30厘米以上距离,坡度至少10度。

备注:

(1)货物的大小、重量、形式不限。

(2)坡度10度比值:约9厘米/50厘米(高/长)。

(3)承载之货物需放置在运输车上。

六、作品评审

(一)评审委员:聘请资深机器人裁判、大专院校相关科系教授及专家学者组成,并进行机器人竞赛委员认证,以求本竞赛裁判制度趋于完善。

(二)评审重点:作品实体运作与设计理念说明(填写报名表时,各队必须自行选举队长,并由其代表解说该作品的设计概念。包含各智能关卡动线设计图、流程图、作品说明书等:须以科学原理分别阐述作品所有关卡的作动方式,如寻轨迹、红外线控制、重心、杠杆原理、超声波、能量转换、气压等)。

(三)计分方式:现场审查评分(作品实体运作)85%+书面审查(设计理念说明及视频制作)15%。

评分项目

权重

备注

科学关卡

40

1.小学组计分方式:

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科学原理为12分,结合不同科学原理运用为一关;如科学A+B、A+B+C、A+C、B+C等,若关卡重复使用相同科学、智能原理,则该关卡不列入计分。3项科学原理为12分;2项科学原理为8分;1项科学原理为5分。

2.初中组计分方式:

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科学原理为8分;2项科学原理为5分;1项科学原理为3分。

3.高中组计分方式:

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之科学原理为8分;2项科学、智能原理为5分;1项科学、智能原理为3分。

智能关卡

15

每个指定智能关卡计5分,顺畅完成不扣分,总15分。

关卡创意性

30

独创性:他人没有的设计得10分。

多样性:重复相同科学、智能原理关卡,但具创意的表现方式,可于此项得10分。

有地方特色得10分。

绿色能源应用

10

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系统,同时也可用充电的干电池,得10分。

说明文件完整

15

包括作品说明书、各关卡动线设计图、流程表与运行完整影视文件。其中视频资料占5分,总得分最高15分。

作品演示流畅

+10

作品演示一次性成功,在总分基础上再奖励10分。

七、注意事项

(一)参赛选手应尊重裁判组的决定,评分过程中若对关卡认定有任何疑问,必须立即询问裁判组,恕不受理竞赛后的争议。

(二)作品制作期间严禁使用手机通话,违反者将取消竞赛资格(以手机震动启动关卡除外)。

(三)评审期间,所有队伍禁止以任何形式影响其它队伍评分,若经检举查证属实,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四)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五)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

(六)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

(七)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附件一:智能关卡动线设计图(范例)

 

 


附件二:关卡流程图(范例)
 

附件三:RTEC创意作品说明书

RTEC创意作品说明书

队伍编号

学校

作品总关卡数

 

 

 

作品名称

参赛者姓名

 

★队长:

队员1:

队员2:

 

请以科学原理分别阐述作品所有关卡的动作方式,如重心、杠杆原理、能量转换、气压等。若无较相关的原理,请单纯解释动作方式。请以照片及影片(各关卡独立)方式记录各关卡之运作,最后附上该作品整体运作的光盘文件。

关卡1-关卡名称:                     科学原理:

动作传输的原理说明:

(请贴上关卡照片及影片档)                             

 

关卡2-关卡名称:                     智能原理:

机器人智能原理说明:

(请贴上关卡照片及影片档)

 

 

 

附件四:关卡贴纸

请自行复制需要的份数和调整大小使用

 

(关卡数与关卡类别)

 


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

一、竞赛目标

基于虚拟的野外生存网络环境,参赛选手通过编程来智能操控机器人完成各种生存挑战,考核选手对编程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既培训选手对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其对野外生存技巧的了解,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快速的判断能力、理性的冒险精神。

二、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二)参赛人数:限1人独立参赛。

(三)指导教师:1~2人(可空缺)。

三、竞赛流程

(一)参赛报名: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10日。

(二)网络初赛:

1.竞赛环境:NOC网站“IRobotQ 3D机器人在线仿真竞赛平台”。

2.竞赛时间:2013年4月15日~5月15日。

3.竞赛任务:机器人由基地(起始区域)出发,按规定任务种类要求到达指定位置获取净水设备部件,任务完成。

4.竞赛说明:

组别

任务种类

任务限时

竞赛时长

竞赛次数

小学组

任务A

180秒

120分钟/次

3次

初中组

任务A

150秒

120分钟/次

3次

任务B

150秒

高中组

任务A

150秒

100分钟/次

3次

任务B

150秒

5.依据网络初赛各组别成绩排名,按40%比例产生网络复赛入围选手。

(三)网络复赛:

1.竞赛环境:NOC网站“IRobotQ 3D机器人在线仿真竞赛平台”。

2.竞赛时间:2013年5月20日~5月30日。

3.竞赛任务:机器人由基地(起始区域)出发,按规定任务种类要求到达指定位置获取净水设备部件,任务完成。

4.竞赛说明:

组别

任务种类

任务限时

竞赛时长

竞赛次数

小学组

任务B

160秒

110分钟/次

2次

初中组

任务B

130秒

110分钟/次

2次

任务C

130秒

高中组

任务B

130秒

90分钟/次

2次

任务C

130秒

5.依据网络复赛各组别成绩排名,按全国组委会规定名额产生现场决赛入围选手。

(四)现场决赛:

1.局域网赛:

(1)竞赛环境:IRobotQ 3D机器人在线仿真平台。

(2)竞赛任务:机器人由基地(起始区域)出发,按规定任务种类要求到达指定位置获取净水设备部件,任务完成。

(3)竞赛说明:

组别

任务种类

任务限时

竞赛时长

竞赛次数

小学组

任务C

140秒

100分钟

1次

初中组

任务A

120秒

100分钟

1次

任务B

120秒

任务C

120秒

高中组

任务A

120秒

80分钟

1次

任务B

120秒

任务C

120秒

(4)参赛选手该阶段得分占其决赛成绩的60%。

2.主题创作:

参赛选手依据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机器人构件(全国决赛采用“iRobotQ 智能机器人”器材)按跑道竞速的主题依序进行现场机器人搭建、编程及动作展示。跑道场地如下:

(1)场地长度为200厘米,宽度为120厘米,起始区域为20厘米×20厘米黑色正方形,跑道黑色线宽为3厘米。

(2)在规定用时(90分钟/组别)内可进行机器人搭建、编程、场地调试及程序调整。

(3)机器人长、宽尺寸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20厘米。

(4)机器人从起始区出发,沿黑色轨迹线行走,碰到终点处的可乐罐之后亮起一盏灯,动作展示结束。

(5)机器人动作展示限1次,按检录后的抽签顺序进行。

(6)各组别动作展示限时均为180秒。

(7)计分标准:

评分指标

计分说明

机器人整体离开起始区

30分

机器人到达中间点

30分

机器人碰到可乐罐

30分

机器人碰到可乐罐后亮灯

10分

机器人未碰到可乐罐之前亮灯

-5分

展示结束

机器人到达终点碰到可乐罐并亮灯

机器人在任务限时内未完成任务

机器人整体投影脱离轨迹线

选手手动干预机器人运行状态

(8)参赛选手该阶段得分占其决赛成绩的40%。

四、任务描述

水潭的水已被污染,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机器人需要去一个废弃的工厂区寻找净水设备来净化水源。如上图所示,场景中间为机器人基地(起始区域),在基地边缘有三个传送带,分别通往三个破旧的厂房(101厂房、201厂房、301厂房)。机器人从基地出发,通过输送平台到达厂房并获取任务目标物品,视为完成任务。如果需要完成两个以上任务,则必须通过目标物品附近的传送点回到基地,开始下一个任务。

(一)任务种类:

1.任务A:从基地出发,通过输送平台到达101厂房,使用厂房内的升降台到达指定位置获取任务目标物品——净水器的外壳。

2.任务B:从基地出发,通过输送平台到达201厂房,通过会滚落锅炉的流水线,到达指定位置获得任务目标物品——净水器的纳米陶瓷管。

3.任务C:从基地出发,通过输送平台到达301厂房,通过悬浮平台,到达指定位置获取任务目标物品——净水器的橡胶水管。

(二)名词解释:

1.竞赛次数:每个比赛阶段中所规定的竞赛机会。

2.竞赛时长:每次竞赛总时间,在竞赛时长内可进行在线浏览竞赛场景、搭建机器人、编写控制程序、进行仿真、调试程序等。

3.提交次数:在每次竞赛中可以提交成绩的次数,各组别均为5次。

4.任务限时:机器人应在此时间内完成一种任务,在此时间内未完成则整个任务失败。任务限时从机器人行进到输送平台开始计时,获取任务目标物品后结束计时。

5.任务目标物品:指净水器的外壳、净水器的纳米陶瓷管和净水器的橡胶水管。

6.得分物品:机器人任何一部分接触得分物品后可获得相应的加分。

7.传送点:机器人控制器接触传送区域后,传送点颜色会发生变化,持续3秒后,传送回基地。

8.输送平台:机器人到达输送平台,按下其启动开关,输送平台运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每个输送平台是单程运行的,只从基地输送到厂房。

9.升降台:机器人可以行进到升降台上,依托升降台上升到更高的目的地。

10.滚落的锅炉:在获取任务目标物品的路途中会滚落的锅炉,机器人必须设法躲避,否则碰到锅炉时机器人会被压碎。

11.悬浮平台:机器人行走到悬浮平台,平台上有固定数量、随机位置的物体,机器人须设法通过平台获得任务目标物品。

(三)变化元素:

每次正式比赛中会存在一些变化的元素,例如:

1.机器人的起始朝向可能会发生变化。

2.得分物品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

3.输送平台的开关位置和运行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4.升降台的运行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5.锅炉的滚落间隔时间在每次仿真时都将随机发生变化,但间隔时间的总和是固定的。诱发锅炉滚落的条件可能发生变化。

6.悬浮平台上的物体,其位置在每次仿真时都将随机发生变化。

五、机器人限制

(一)机器人的直径尺寸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5(即50个1×1×1安装块)。

(二)机器人的重量不得超过3000。

(三)机器人的零件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六、比赛计分

(一)得分物品分值:

 

 

野果1分  无毒蘑菇1分  电池1分  药品1分  漂白粉5分  活性炭5分

(二)计分公式:

1.任务种类得分=(任务限时-完成任务实际用时)+得分物品累计加分。

2.竞赛得分=规定任务种类得分之和。

(三)竞赛成绩:

取规定竞赛次数中最高竞赛得分计为最终成绩。

七、相关说明

(一)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二)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三)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

(四)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

(五)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智能机器人竞赛(环保主题)

一、竞赛目标

以“亚青会运动员游览南京景点”为主题,旨在考核参赛选手对操控智能机器人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绿色理念。

二、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二)参赛人数:2人/团队。

(三)指导教师:1~2人(可空缺)。

三、竞赛环境

1.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7。

(2)编程系统:RobotEdu智能机器人竞技软件平台V3.0及以上版本。

2.硬件环境:

(1)电脑硬件配置:CPU1.8G以上,内存512M以上(CPU推荐2G以上,内存1G以上,拥有256M以上显存的显卡)。

(2)电脑数量:组委会提供竞赛现场编程用电脑(每人一台),参赛选手不允许携带任何可以复制文件的工具进入竞赛现场(如U盘等)。

3.竞赛场地:


(1)场地纸有效尺寸:290厘米×170厘米。

(2)轨迹(黑线)宽度:约2厘米。

(3)迎宾电瓶车起始位置。

(4)游览电瓶车起始位置。

(5)景区:运动员游览点。

(6)A、B、C、D、E、F为运动员候车区。

(7)盲区1、盲区2。

(8)运动员换乘站。

(9)绿色环保充电区域。

(10)迎宾电瓶车与游览电瓶车行走路线自选,完成指定任务。

4.竞赛区域:

(1)现场编程与程序调整区域:用于参赛选手统一编程、程序调试。

(2)场地调试与任务完成区域:用于摆放调试场地纸与任务完成场地纸。

四、竞赛规则

1.机器人尺寸:30厘米(长)×30厘米(宽)×30厘米(高)以内,以其最突出部位为准,即最长点为计算点。

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限由2名成员组成。

3.程序清零:机器人检录后由竞赛技术支持人员写入ROBOTPC主板测试程序。

4.竞赛时长:

竞赛环节

小学组

初中组

高中组

现场编程、场地调试、程序调整

100分钟

110分钟

110分钟

任务完成

90秒

120秒

120秒

现场编程时长:每个组别所有参赛选手统一进行现场编程的起止时间。

场地调试时长:每个组别所有参赛队伍进行场地调试(自由、自愿方式)所限定的累计起止时间。

程序调整时长:每个组别所有参赛选手统一进行程序调整的起止时间。

任务完成时长:每支参赛队伍完成任务所限定的起止时间。

5.竞赛任务:

迎宾电瓶车和游览电瓶车同时出发,迎宾电瓶车发现运动员后,需将运动员接送到指定的换乘站,然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接送任务。随后,游览电瓶车到达换乘站,接运动员,按照合理路径送到指定的景点区域。两车完成任务以后必须回到绿色环保充电区域。

示例:

迎宾电瓶车与游览电瓶车同时运行,沿最佳路径(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常规接送任务。迎宾电瓶车到达候车区后需静止并闪灯3秒表示接到运动员,然后将运动员送到指定的换乘站并静止闪灯3秒表示已到达换乘站。然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接送任务。游览电瓶车按照最佳路径行进至换乘站接运动员,游览电瓶车到达换乘站需静止并闪灯3秒表示已接到运动员,然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接送任务。到达景区需静止并闪灯3秒表示已到达景区(运动员垂直投影须在景区内)。在任务完成之前,送运动员任务与接运动员任务的完成有先后顺序。必须是迎宾电瓶车先将运动员送到换乘站,其次游览电瓶车到换乘站接运动员。在迎宾电瓶车未到达换乘站时,游览电瓶车不允许进换乘站,可执行环绕或停止等动作。迎宾电瓶车和游览电瓶车完成送运动员的任务之后必须回到绿色环保充电区域,静止闪灯示意正在充电。

(1)小学组:迎宾电瓶车完成2个接送任务,可走盲区也可不走,游览电瓶车完成2个接送任务,可走盲区也可不走,完成任务后两车最终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域。

(2)初中组:迎宾电瓶车完成3个接送任务,须经过一次盲区,游览电瓶车完成3个接送任务,须经过一次盲区,完成任务后两车最终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域。

(3)高中组:迎宾电瓶车完成4个接送任务,须经过一次盲区,游览电瓶车完成4个接送任务,须经过一次盲区,完成任务后两车最终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域。

注:①候车区和景区位置均现场公布(编程前);②多完成任务不加分也不扣分。

6.运动员模型:参阅附件。

7.每台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与传感器的数量不限,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机器人使用的电池种类不限,输入电压不超过12V;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8.机器人检录:机器人能完全放入内径为3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立方体盒内。

9.机器人启动之前必须是静止的,允许采用“按下按钮”或“给传感器信号”的方式进行启动,成功启动后机器人必须自动运行。迎宾电瓶车与游览电瓶车必须同时启动。

10.暂停: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长内无暂停。

11.比赛违规:

(1)迎宾电瓶车运行过程中脱离行驶路径(车体任意投影不在行驶路径上)。

(2)迎宾电瓶车按规定未经过盲区。

(3)迎宾电瓶车到达候车区后未能按规定静止及闪灯或闪灯不足3秒。

(4)迎宾电瓶车到达换乘站后未能按规定静止及闪灯或闪灯不足3秒。

(5)迎宾电瓶车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域后未能按规定静止及闪灯或闪灯。

(6)游览电瓶车运行过程中脱离行驶路径(车体任意投影不在行驶路径上)。

(7)游览电瓶车按规定未经过盲区。

(8)游览电瓶车到达任换乘站未能按规定静止及闪灯或闪灯不足3秒。

(9)游览电瓶车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域未能按规定静止及闪灯或闪灯。

12.机器人损坏: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间内,参赛机器人如发生结构件脱落,在不影响机器人正常行走的情况下,参赛选手可请求裁判帮助取回。

13.比赛失败:

(1)迎宾电瓶车启动后10秒内无动作,视为迎宾电瓶车任务失败。

(2)迎宾电瓶车未到绿色环保充电区域前脱离行驶路径5秒及以上(车体任意投影不在行驶路径上)视为迎宾电瓶车任务失败。

(3)游览电瓶车启动后10秒内无动作,视为游览电瓶车任务失败。

(4)游览电瓶车未到绿色环保充电区域前脱离行驶路径5秒及以上(车体任意投影不在行驶路径上)视为游览电瓶车任务失败。

15.比赛结束:

(1)进入绿色环保充电区域静止及闪灯。

(2)迎宾电瓶车及游览电瓶车均出现比赛失败现象。

16.比赛弃权:

(1)参赛队伍两名选手均未签到或有一名选手未签到。

(2)机器人尺寸不符合规定。

(3)参赛队伍迟到5分钟(含5分钟)以上。

17.比赛过程中不可增加、除去、交换、变更机器人的软硬件。

18.不可使用无线、红外等遥控设备人为控制两车。

19.每支参赛队伍“任务完成”限2次。

20.参赛队伍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五、竞赛流程与评分标准

1.竞赛流程(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可由裁判委员会商议适当变更,但应通告参赛选手)

 

 

 

 

2.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评分指标

计分说明

迎宾电瓶车

1.成功到达候车区并静止闪灯3秒。

+10分/次

2.成功将运动员送到指定的换乘站并静止闪灯3秒。

+20分/次

3.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后并静止闪灯。

+40分/次

游览电瓶车

1.成功到达换乘站并静止闪灯3秒。

+10分/次

2.成功将运动员送到景区并静止闪灯3秒。

+20分/次

3.到达绿色环保充电区并静止闪灯。

+40分/次

创意任务

两车具有创意性,分为0、5、10、15、20分共五个等级,两车与示例结构相同,未做修改计0分。

总20分

其它

1.任务完成实际时长每提前1秒。

+1分

2.比赛违规。

-10分/次

3.比赛弃权(无获奖资格)。

不计分

4.在连续任务中,前一任务中若出现未接到运动员或未将运动员送到指定地点的情况(路线运行正常)不加分,可继续进行后一个任务,若后面任务成功可得分。

注:参赛队伍该阶段得分占其决赛成绩的60%。

六、机器人现场主题创作

参赛队伍按走轨迹的主题依序进行现场机器人搭建、编程及动作展示。轨迹图形现场公布,三个组别在轨迹图形设计上要有一定的难度差异,参赛队伍该阶段得分占其决赛成绩的40%。

1.用时:90分钟/组别。

2.相关说明:

(1)参赛队伍检录前须将迎宾电瓶车或游览电瓶车拆散为零部件。搭建前,工作人员会逐一核查器材拆散程度,符合要求的队伍方可进行比赛;不符合要求的队伍,须现场拆散器材(所需时间计入“用时”)并经工作人员复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比赛。

(2)机器人搭建须2名队员协作进行;编程须2名队员协作进行;动作展示仅限1次,按检录后的抽签顺序进行。

(3)在规定用时内可进行机器人搭建、编程、程序导入、场地调试及程序调整。

(4)动作展示须使用遥控器进行,时长为1分钟。

3.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计分说明

完成机器人搭建

+30分

完成程序编写及导入

+30分

完成动作展示

+40分

动作展示实际时长每提前1秒

+1分

规定用时内未完成机器人搭建

0分

迟到5分钟以上

放弃比赛

七、相关说明

(一)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二)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三)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

(四)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

(五)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附件

运动员模型

1.人物长度:约7.5厘米。

2.人物宽度:约7.5厘米。

3.人物高度:约5.5厘米。

4.人物总重:约50克。

 

 

1

 

编辑:项晓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麻城三中 校长: 张欢 邮箱 mcszxb@163.com 教师QQ群:209696
麻城三中校友QQ群:305032344
学校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 438313 电话 0713----2625452
麻城三中版权所有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