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方案试题 > 2013年江苏卷(化学)

2013年江苏卷(化学)

2013年10月15日 09:28:33 访问量:886

2013年江苏卷(化学)

13江苏化学,T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

【解析】D   本题以燃料电池所用的燃料及其特点为载体,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化学与能源的内容。甲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都含有C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但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最环保。

13江苏化学,T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 U

【解析】B    本题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如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选项,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故错误;选项C,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图示的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错误;选项D,该种铀原子的质量数为146+92=238,故错误,正确的表达为 U

13江苏化学,T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 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 NO3

C0. 1 mol·L-1AgNO3 溶液:HKSO42 I

D0. 1 mol·L-1NaAlO2 溶液:HNaClSO42

【解析】A    本题考查离子大量共存问题。A选项,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补上H+,四种离子仍能大量共存,故正确;B选项,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补上OHCu2+HCO3在其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选项,Ag+I因反应生成AgI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选项,AlO2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13江苏化学,T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解析】A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备,药品的保存、气体的干燥等知识。选项A,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故可做制冷剂,正确;B选项,SiO2HF能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故不能用石英器皿(主要成分是SiO2)盛放氢氟酸,错误;C选项,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能和氯气反应,故错误;D选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用于电解法制铝,电解法制铝一般用的是氧化铝这种离子化合物,故错。

13江苏化学,T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解析】B    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使用天平必须左物右码,故选项A错误;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选项错误;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到容量瓶瓶口以下,应垂直容量瓶瓶口上方,故选项D错误。

13江苏化学,T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C   本题考查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若甲为焦炭,丁可能为O2,则乙为CO,故选项A正确;若甲为SO2,丁为氨水,乙为(NH4)2SO3,丙为NH4HSO3,选项B正确;若甲为Fe,丁为HCl,则乙为FeCl2FeCl2与盐酸不反应,C选项错误;若甲为NaOH溶液,丁为CO2,则乙为Na2CO3,丙为NaHCO3,则选项D正确。

13江苏化学,T7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 g N2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解析】C    本题考查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问题。选项A,溶液中含有1molNaClOClO会水解生成弱电解质HClO导致ClO的数目减少,错误;选项B,苯分子中根本没有碳碳双键,错误;选项CN2C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且都是双原子分子,故14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正确;选项D,在标准状况下6.72LNO20.3mol,其与水发生反应:3NO2+HO=2HNO3+NO,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错误。

13江苏化学,T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 CaCO3+H2O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选项A,浓盐酸中HCl为强酸,要拆写为离子形式,错误;选项B,铝离子溶于水后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对应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 ”符号连接,错误;C选项,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

13江苏化学,T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 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解析】C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类型的判断、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判断等知识点。选项A,在MgH2O电池中,首先要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镁作还原剂,为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Mg2e=Mg2+,错误;B选项,双氧水在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发生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错误;C选项,双氧水得到电子生成OHH2O2+2e=2OH,导致溶液的pH增大,正确;D选项,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

13江苏化学,T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D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根据题意,判断出上述四种元素分别为HNONaA选项,原子半径大小应该是,r(Na)>r(N)>r(O),钠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故错误;选项BZ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10电子粒子,故错误;选项C,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是利用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进行的,由于N的非金属性弱于O的,所以氨气的稳定性比水的稳定性差,故错误;选项D,只含HN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如铵盐是离子化合物,硝酸是共价化合物,故正确。

13江苏化学,T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

【解析】AC   本题考查反应的方向判断,电解原理的理解,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离子的水解平衡问题等知识点。选项A,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公式G=HT·S,发生的是熵减的放热反应(S<0),又在室温下可以自发进行(G<0),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公式G=HT·S判断,H一定小于0,正确;选项B,电解精炼铜时,要用粗铜做阳极,错误;C选项,醋酸加水稀释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 的值减小,正确;D选项,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生成氢氧化钠导致溶液的pH增大,同时会抑制溶液中的CO32的水解,因此CO32水解程度会减小,错误。

13江苏化学,T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解析】B   本题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认知、性质、转化和鉴别。选项A,贝诺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羰基2种含氧官能团,错误;B选项,对乙酰氨基酚含有酚羟基,而乙酰水杨酸中没有,故可用氯化铁溶液区别,正确;选项C,对乙酰氨基酚不含羧基,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错误;D选项,贝诺酯与足量NaOH反应时,2个酯基和肽键均水解,错误。

13江苏化学,T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解析】D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点。选项A若某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SO2,故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SO32HSO3等离子,错误;选项B,焰色反应呈黄色,不一定是钠的盐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因为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错误;C选项,通入溴水,溴水褪色的气体可能为乙烯或SO2等,错误;D选项,溶液滴加KSCN后无色说明不含Fe3+,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含有Fe3+,只能是溶液中存在Fe2+,加入氯水后被氧化生成Fe3+,正确。

13江苏化学,T1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pM=lgc(M)pc(CO32)= lg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 Ksp依次增大

Ba 点可表示MnCO3 的饱和溶液,且c(Mn2)= c(CO32)

Cb 点可表示CaCO3 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

Dc 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

【解析】BD   本题考查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离子浓度的比较等知识点和读图审图信息迁移的能力。首先要理解pM= lg c(M)p(CO32)= lg c(CO32)所代表的含义。 c(M)c(CO32)越大,则pMp(CO32)越小。类似于pHc(H+)之间的关系。所有线上的点都代表饱和溶液。A选项,作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辅助线,当pM相同时,CaCO3MnCO3p(CO32)依次增大,即c(CO32)依次减小,所以MnCO3CaCO3MnCl2Ksp依此减小,故错误;B选项,a点可以表示碳酸锰的饱和溶液,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二者的浓度相等,正确;C选项,b点为饱和溶液,p(CO32)>p(Ca2+),则c(CO32)<c(Ca2+),错误;D选项,c点不在线上,表示碳酸镁的不饱和溶液,p(Mg2+)>p(CO32),则c(Mg2+)<c(CO32),选项正确。

13江苏化学,T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 mol CO1 mol H2O,在II中充入1 mol CO2 1 mol H2,在III中充入2 mol CO 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解析】CD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应用问题,对物质的转化率等知识点作了重点考查。先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表:

容器是恒容的绝热体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IIII反应都向右进行,容器温度会升高,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会抑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同时容器III起始投料是I的两倍,因此平衡后T3>T1>700℃,而容器II反应向左进行,容器温度会降低,也会抑制向左进行的程度,同时T1>700>T2。整个容器先假设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即恒温下),容器III达到平衡后,二者是完全的等效平衡。因为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容器IIII投料比相同,平衡后则也是等效平衡。然后再对容器IIII升温,对容器II降温,则容器IIII平衡左移,容器II平衡向右移,此时三个容器平衡后都不再等效。具体而言:

A选项,达到平衡后,容器I的温度比容器I的高,反应速率也要快,错误;B选项,平衡后,容器III中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导致两容器反应的温度不同,化学平衡常数不同且I>III,错误;C选项,恒温时,容器I和容器II完全等效,两个容器中的CO的物质的量相等,在考虑绝热体系,是对容器I升温,对容器II降温,I中平衡左移,II中平衡右移,故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容器I>容器II,正确;D选项,恒温时,容器I和容器II完全等效,两容器中CO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真实上反应在绝热体系中进行,没有热交换,对容器I升温,平衡左移,导致容器ICO的转化率减小,对容器II,降温,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也在减小,故二者转化率之和小于1,正确。

13江苏化学,T16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MgCO3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加入H2O2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滤渣2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⑷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填化学式)

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本题以信息给予型工艺流程题为载体,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及对流程的分析判断。首先要读懂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MgO的实验流程,包括每一个流程发生的反应。向菱镁矿中加入稀硫酸,MgCO3FeCO3均会反应,生成MgSO4FeSO4,过滤除去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再加入H2O2,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氨水调节pH=4,是将Fe3+全部沉淀为Fe(OH)3,得以除去;之后将MgSO4溶液蒸干得到MgSO4固体,再用木炭还原法制备高纯MgO。具体而言:

⑴由于碳酸镁属于不溶性盐,故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CO2+H2O

⑵硫酸亚铁中的Fe2+具有强还原性、H2O2具有强氧化性,故在硫酸亚铁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 Fe2(SO4)3+2H2O

⑶溶液中的Fe2+被氧化后和氨水反应,调节pH后得到沉淀Fe(OH)3

⑷根据题给信息,木炭还原法制备高纯MgO800℃)产生的气体主要有SSO2COCO2;按照题目的要求分步吸收或收集。将高温煅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S,再通过B吸收SO2B中的溶液只能吸收SO2,所以可以是溴水、也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但不能是NaOH溶液(会吸收CO2),在通过C吸收CO2C中溶液最好选用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可得:D中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为COS与热的NaOH溶液的反应根据信息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只有S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为一个歧化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 2S2+SO32+3H2O

【答案】⑴MgCO3+2H===Mg2+CO2+H2O      2FeSO4+H2O2+H2SO4=== Fe2(SO4)3+2H2O

Fe(OH)3            CO  d   3S+6OH 2S2+SO32+3H2O

13江苏化学,T17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 的有关转化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R表示烃基,RR表示烃基或氢)

⑴写出A 的结构简式:               

G是常用指示剂酚酞。写出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⑶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F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⑸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A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本题以一道给出信息的有机推断题为载体,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机物合成路线的分析,有机方程式的规范书写及其综合应用等知识。本题以A物质为突破口,结合分子式和性质限定,推出A为苯酚 ,之后顺藤摸瓜,根据给出的反应条件和信息一直往后推,得出B C D F 具体而言:

⑴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6O,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则A为苯酚:

⑵由酚酞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

⑶化合物E的化学式为C7H14O,不饱和度为1。结构中可能含一个双键或一个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2种氢原子,则该物质具有对称结构,如果是一个双键,从对称结构角度则只能是碳氧双键,其结构简式为: ;如果是一个环,从对称结构角度该环必须要含氧原子,结构为

⑷根据题给信息,C D 。根据DF互为同分异构体,则EF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⑸此问要充分挖掘题干中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来合成目标物质。合成思路的关键是找到合成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合成点。由苯酚 ,应该有一个步骤将碳链延长,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两条信息都能把碳链延长,再根据合成要求:只能利用苯酚和甲醛为有机原料,所以延长碳链的方法应该是利用题给的第一条信息,这样就找到合成的主要合成点和主要框架了,之后利用醇与卤代烃、醇与醛之间的相互转化来解决余下问题。合成路线为:

,由于没有规定合成步骤,那么由 也可分为两步,先消去再与HBr加成也可

【答案】⑴     ()羟基   酯基    

13江苏化学,T18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2. 3350 g 样品,配制成100. 00 mL 溶液A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用0. 04000 mol/L 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 ),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 25 mL另取25. 00 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 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56. 00 mL(标准状况)

⑴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⑵氨气常用                   检验,现象是                

⑶通过计算确定银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有关知识,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有关的化学计算问题,同时对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基本的计算能力作出了要求。具体而言:

Ni2+的含量的测定时通过EDTA滴定法来测定的。要找到误差分析的依据,该滴定法类似于酸碱中和滴定方法。若滴定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导致所装的标准溶液的浓度降低,则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实验测得的Ni2+的含量偏高;

⑵氨气的检验方法常用的有两种:①浓盐酸,具体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待测气体,若产生白烟,则为氨气;②试纸法。有两种常用的实质,一种是湿润的酚酞试纸,用它的时候试纸变红;另一种是湿润的红色(或紫色)石蕊试纸,现象是变蓝;

⑶实验①用EDTA滴定Ni2+,由此可以计算出25mL溶液,即2.3350g样品含n(Ni2+)=0.04000 mol/L×31.25mL×103L/mL=0.250×103mol

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为:NH4++OH=NH3+H2O;可推出:n(NH4+)= =2.500×103mol 

再依据电荷守恒求得:n(SO42)=2.500×103mol。综上所述,三种离子的质量分别为:

m(Ni2+)=59g/mol×1.2500×103mol=0.07375gm(NH4+)=1.8g/mol×2.500×103mol=0.04500g

m(SO42)=96g/mol×2.500×103mol=0.2400g

因而n(H2O)= =1.250×103mol。则有:

xymn=n(NH4+)n(Ni2+)n(SO42)n(H2O)=21210   故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H2O

【答案】偏高 ⑶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

n(Ni2)= 0. 04000 mol/L×31. 25 mL×103L/mL =1. 250×103 mol

n(NH4 +)= =2. 500×103 mol

n(SO42)= ==2. 500×103mol

m(Ni2)= 59 g/mol×1. 250×103 mol=0. 07375 g

m(NH4+)= 18 g/mol×2. 500×103 mol=0. 04500 g

m(SO42)= 96 g/mol×2. 500×103mol=0. 2400 g

n(H2O)==1. 250×102 mol

xymn= n(NH4+)n(Ni2+)n(SO42-)n(H2O)= 21210 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10H2O

13江苏化学,T19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4+Na2CO3=== FeCO3+Na2SO4  FeCO3+C6H8O7 === FeC6H6O7+CO2+H2O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 1

3. 2

Al3

3. 0

5. 0

Fe2

5. 8

8. 8

 

⑴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aFeSO4溶液与Na2CO3 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⑵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⑶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下搅拌反应。铁粉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            

⑷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分离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 ) 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得到FeSO4溶液,             ,得到FeSO4·7H2O 晶体。

【解析】本题以新情境下物质的制备实验为载体考查沉淀形成的条件、沉淀洗涤完全的方法,有关物质制备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和对教材相关实验的理解迁移能力。具体而言:

⑴利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反应来制备FeCO3,由于Na2CO3溶液显碱性,可能会生成Fe(OH)2沉淀,故应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FeSO4溶液中,防止在碱性条件下生成Fe(OH)2沉淀;⑵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检测滤液中是否存在未洗涤干净的杂质。此时首要问题是弄清沉淀上的杂质是什么(主要看沉淀是从什么溶液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般会附着原反应液中的离子,然后再去进行检测。本题制备FeCO3,是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的反应,因而沉淀表面可能会有Na2SO4杂质。故对应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⑶因+2价的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制备柠檬酸亚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氧气接触。再加入铁粉的目的就是让Fe与柠檬酸反应产生H2,造成一个无氧的环境以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除去过量的铁粉可直接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反应也生成了需要的产品柠檬酸亚铁,不会引入杂质,无需过滤操作;

⑷最后的溶液经浓缩形成柠檬酸亚铁的饱和溶液,要得到尽可能多的柠檬酸亚铁晶体,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

⑸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 ) 制备FeSO4·7H2O晶体,要弄清楚流程中每一步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向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2O3Al2O3均与硫酸反应分别生成Fe2(SO4)3Al2(SO4)3SiO2不反应,可先过滤除去SiO2,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将Fe3+转化为Fe2+,根据金属离子沉淀的pH,通过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把Al3+除去,过滤即可得到FeSO4溶液,再根据绿矾溶解度曲线,60℃时绿矾的溶解度最大,可加热浓缩到60℃的饱和溶液,然后冰水浴冷却至0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是最多的,之后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本小题也可如下处理:得到FeSO4溶液之前,先除去Al3+,然后将Fe3+转化为Fe2+。具体操作时先过滤除去SiO2,然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此时Al3+转化为AlO2,而Fe3+则生成沉淀Fe(OH)3,过滤后,充分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此时Fe(OH)3转化为Fe2(SO4)3,再加入足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FeSO4溶液。)

【答案】⑴c   避免生成Fe(OH)2沉淀

⑵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  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⑷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⑸“(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60饱和溶液,冷却至0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13江苏化学,T20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⑴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 6CaO(s)+P4(s)+10CO(g) H1 =+3359.26 kJ/mol

CaO(s)+SiO2(s)=== CaSiO3(s)                  H2 =89. 61 kJ/mol

2Ca3(PO4)2(s)+6SiO2(s)+10C(s)=== 6CaSiO3(s)+P4(s)+10CO(g)    H3

H3 =            kJ/mol

⑵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11P 4+60CuSO4+96H2O=== 20Cu3P+24H3PO4+60H2SO4

60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      

⑶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Na3PO4可通过H3PO4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        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Na2HPO4 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⑷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 )与季戊四醇( )以物质的量之比21 反应时,可获得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X,并释放出一种酸性气体。季戊四醇与X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酸性气体是         (填化学式)

    X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物质结构的判断等知识点。

⑴根据反应:①2Ca3(PO4)2(s)+10C(s)=== 6CaO(s)+P4(s)+10CO(g) H1 =+3359.26 kJ/mol    CaO(s)+SiO2(s)=== CaSiO3(s)   H2 =-89. 61 kJ/mol   由①+②×6得:2Ca3(PO4)2(s)+6SiO2(s)+10C(s)===6CaSiO3(s)+P4(s)10CO(g);故:

H3=H1+6H2 =+2821.6kJ/mol

⑵首先分子这个反应哪些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找到失电子的元素和得电子的元素。通过标明化合价知道Cu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1价,P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升高到+5价,降低到—3价。60molCuSO4得到的电子数为60molP被氧化后化合价为+5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共氧化白磷3mol

⑶为获得纯的磷酸二氢钠,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溶液的pH应控制在4~5.5之间。pH=8时,溶液中含磷微粒的浓度关系为:c(HPO42)>c(H2PO4-)HPO42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水解平衡为:HPO42+H2O H2PO4+OH,电离平衡为:HPO42 PO43+H,溶液呈碱性,以水解为主。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发生反应3Ca2+2PO43=== Ca3(PO4)2,使得上述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最终溶液呈酸性。总反应为:3Ca2+2HPO42=== Ca3(PO4)2+2H

⑷季戊四醇只有两种氢,而三氯氧磷与季戊四醇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得到的X只有一种H,且生成一种酸性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应该是季戊四醇四个羟基上的氢原子都被P取代,H结合了三氯氧磷中的Cl生成酸性气体HCl,根据X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种氢原子,空间构型应为对称结构。由此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⑴2821. 6  3 mol  4 ~5. 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  c(HPO42)>c(H2PO4-)

3Ca2+2HPO42=== Ca3(PO4)2+2H           HCl         

13江苏化学,T21A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 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X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⑵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              

Y Z 可形成YZ2

YZ2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涉及常见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晶胞的结构,共价键的杂化轨道理论及共价键的类型与数目的计算,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理分子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具体而言:

X位于第4周期,内层全部排满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X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2,为Zn;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知Y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为SZ的最外层电子式内层电子的2倍,则Z为氧;XY所形成化合物即为ZnS,则右图为ZnS晶胞,1ZnS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8× +6× =4

⑵在H2S中,S的杂化类型和H2OO原子的一样,为sp3杂化;

Z的氢化物为H2O,由于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而H2S与乙醇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因此,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⑷对于硫酸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心原子为S,价电子对有4对,则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硫酸根的价电子数为5×6+2=32,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Cl4CF4SiCl4等物质;

1mol[Zn(NH3)4]Cl2中含有4molNH3,每1NH3含有3个σ键,同时每1NH3均与Zn形成1个σ配位键,故1mol该物质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4×3+4×1=16mol

【答案】⑴4  ZnS   sp3     ⑶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正四面体   CCl4 SiCl4

16 mol 16×6. 02×1023个。

13江苏化学,T21B选修实验化学)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 / g·cm3

溶解性

甲醇

64. 7

0. 7915

易溶于水

乙醚

34. 5

0. 7138

微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33 ~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⑴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         

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        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层。

⑵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                

⑶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⑷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        ,再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仪器的检查及使用方法,洗涤的作用和目的,化学实验的综合应用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给的信息,对目标物质进行准备的能力。具体而言:

⑴间苯三酚和氯化氢的甲醇溶液反应后生成35-二甲氧基苯酚的同时,还含有过量的甲醇、HClH2O,然后除去其中的这些杂质即可。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甲醇的沸点为64.7℃,且生成的有机物易溶于甲醇,故应用蒸馏的方法除去甲醇,之后利用35-二甲氧基苯酚易溶于乙醚、微溶于水的性质,加入乙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乙醚的密度比水小,因而分液时有机层在上层。另外,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⑵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HCl,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少量的碳酸氢钠和减少产物损失;

⑶洗涤完成后,产品中还有乙醚和水两种杂质。操作是先除水再除乙醚。故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然后过滤除掉干燥剂,之后蒸馏除去乙醚,最后多次结晶(重结晶)得到产物;

⑷减压过滤时,当漏斗颈下再无液滴滴下时,可判断已经抽吸干净,此时过滤完全;为了防止倒吸,过滤完成后应先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再关闭抽气泵。

【答案】⑴蒸馏 检查是否漏水       ⑵除去HCl  除去少量NaHCO3 且减少产物损失

dcab    ⑷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泵。

编辑:项晓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麻城三中 校长: 张欢 邮箱 mcszxb@163.com 教师QQ群:209696
麻城三中校友QQ群:305032344
学校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东环路100号 邮编 438313 电话 0713----2625452
麻城三中版权所有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